國王若是倒臺了,下一個會成為國王的人是誰呢
一旦有人開始思考這個問題,叛亂的種子就會被埋下。
一旦思考這個問題的人擁有一定的權力,那么他免不了會蠢蠢欲動。
而一旦
整個國家的上下,都充斥著這樣的人。
那么其結果,必然是左腳絆右腳,平常還算相處融洽一旦面臨危機就會先自亂陣腳。
這就是現如今的西瓦利耶所陷入的困境,在推斷出了帕德羅西人所看中的是瓦瓦西卡堡壘以后西瓦利耶的王室選擇了自私地與亞文內拉劃清界限。
他們一廂情愿地覺得一直只能依靠著自己的亞文內拉這樣下去肯定會衰敗,而只要自己維持自保留存有足夠的力量,在帕德羅西人占領了亞文內拉以后也能夠擁有足夠的話語權與他們共存共榮。
亞文內拉試圖與奧托洛談判的消息一經走漏西瓦利耶就立刻發布了一個賞金任務,當前去那里的傭兵如同泥牛入海一般沒了消息以后高層的貴族心中就隱隱有了一些不好的預感。
但他們祈禱著,祈禱著另一側的那個強盛的帝國并不把這么一個在西海岸都只算是渺小的王國放在眼里,祈禱著就算亞文內拉獲得了奧托洛作為靠山他們也不會給予過多的注意。
而結果如何,我們已然知曉。
亞文內拉和奧托洛結盟的消息被高調的傳回,事情會出乎西瓦利耶人的意料,說到底僅僅是少數變數的緣故。亞文內拉這個渺小而又和西瓦利耶一樣四分五裂的王國,有一樣和西瓦利耶沒有的東西。
那就是一個會在乎這個國家會在乎這些人民的領導者。
接受著西瓦利耶式“貴族大于天”的教育的愛德華為何會變成這樣的一個人我們尚且不得而知,但因為他的存在,亞文內拉已經接連兩次從支離破碎的結局之中勉強抓住了一線生機。
或許僅僅將功勞歸結于愛德華一人身上不甚妥切,因為我們的賢者在這其中充當的角色也至關重要。但歸根結底,若換成了是另一個人。一個根本不在乎這個國家的人,亦或者是一個沒有能力能夠察覺到亨利的事情的人,那么即使他與米拉同樣在這個時間段身處亞文內拉,人在不在,對局勢也很可能并沒有任何的影響。
一系列的巧合或許是早已注定的事實,有心想要拯救這個國家的人碰上了有能力提出拯救方案的人,數十萬乃至于上百萬人的命運就這樣被極其少數的人給改寫了。
幾家歡喜幾家愁,通商在這年冬季的最后一段時間內進入了火熱的程度,瓦瓦西卡附近一片欣欣向榮。而奧托洛與亞文內拉結盟的消息通過海上商隊傳到遙遠的莫比加斯東海岸以后,躁動著的帕德羅西帝國也同樣地停下了腳步。
西瓦利耶人的自私最終種下的惡果只能由自己來品嘗。
斷絕了亞文內拉那一側的通商,許多高價值的魔法物品無法途經此地導致今年的商業收入本身一下子就減少了百分之二十,而商隊改道奧托洛所減少的這一部分的關稅也使得因茨尼爾乃至于普洛塔西亞這些商道沿途城邦的收入也相對地減少。
建筑城墻的工人和駐扎在這里的士兵需要吃喝、需要報酬,這一切都得附近的領主自掏腰包,而斷絕了通商他們本就縮水了的荷包在這種情況下自然是一天又一天地變得干癟了起來。
于是西瓦利耶人只能干巴巴地看著亞文內拉那邊的城墻一天天地變得更加地宏偉,而無法做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