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滅亡了數個世紀的拉曼帝國,給這個世界留下來的璀璨遺產當中,既有如同引水渠、下水道這樣的實用型應用工程,也有關于哲學,關于政治結構,甚至關于軍隊的系統配置這樣的與精神文明層面提升緊密聯系的優良改革與發明。
這個輝煌地持續了近八個世紀之久的偉大國度,所取得的一項項成就,從根本上定義了何為“人類文明”而時至今日,拉曼人的祖先們的那些偉大發明的蹤跡,仍舊存在于整個里加爾世界的每一處角落。
如今的世界上存在的三大帝國之中,魯姆安納托以及帕德羅西直接就是拉曼人的后裔所建立,而即便是由部落民族統一而成的奧托洛帝國,在皇宮政庭乃至于城市與軍隊建設以及人民生活的各方各面上,也常常能夠窺視得到拉曼帝國的影子。
“成功的人總是相似的,而失敗的人,各自有各自失敗的地方。”同樣來源于拉曼帝國的哲人所言的這些話語時至今日有許多仍舊值得細細品味,但在那璀璨不已的文明盛夏的遺產當中,今人的學者們存留有最大的爭議的,或許,是詩歌的存在吧。
很難想象一個以征服為生,蠻橫地擴張開來的帝國,卻發明了這樣八竿子打不著的美妙載體。
但或許就像我們曾經提到過的那位洛安詩人,那位同樣與他的整個民族格格不入的維克多所說過的那樣人類對于美,擁有一種與生俱來的欲望。
紙和筆,是價格高昂的消耗品。能夠記錄下來他們所吟唱的東西的可靠載體,只有石頭和泥板這是最初也是最古老的一種詩歌的形式,那個年代的詩人們還常常兼職工程學家與哲學家,但這一切在拉曼帝國滅亡的那一刻起產生了巨大的變化。
文明像是蒲公英的種子一樣,飄到了所有的地方生根發芽。
更為有效的載體誕生了,它被稱之為歌,搭配以樂器演奏出來的曲子,這些原本只是停留于記載停留于少數人的圈子當中的具有獨特美感的文字,用比風還要快的速度,傳播到了每一個角落。
創作詩歌的人們,不再僅僅局限于見多識廣的學者,它變成了一種男女老少都會去感悟去體會的非常普通的東西這或許是一種墮落,至少在傳統的拉曼詩人們看來是這個樣子,然而隨著時間的流逝,不可否認的,這些隨處可見的游吟詩人們,確實比起過去的傳統詩人,做得更好。
紙張會腐爛,泥板會碎裂,就算是刻在了以堅固著稱的鑄鐵上頭,也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附上一層斑駁的銹跡無從辨識上面的文字然而脆弱的,看似不可靠的口口相傳,卻將或許已經是六七百年前被創作出來的曲子,用著仍舊沒有多大改變的旋律,輕聲吟唱。
命運,是一種奇妙的東西。
那些相比起偉大的永世的強盛的不滅的拉曼帝國本身而言不值一提的詩歌,在歷經了歲月的洗禮之后仍然健存,而國度本身,卻已經灰飛煙滅。
“”輕快的旋律在遠天之下悠悠傳出,艾莫妮卡使用的并不是西海岸的通用語,但米拉卻依稀能夠聽得懂那其中的一些詞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