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人的戰斗思維,和定居民族擁有極大的區別。
一場典型的西海岸人之間的戰爭用你來我往來形容最為地合適,雙方的軍隊結成陣型齊頭并進朝著對方沖去,正面的陣型相對之間往往在第一次的沖擊過后就會陷入僵持,因而任何一方都試圖從對手的側翼繞過去在薄弱的側面擊潰對方,由此導致的就是側翼越拉越長只要人數能夠允許這樣的陣線就會無限地朝著兩側延伸。
不論主力軍隊是騎兵還是步兵,西海岸的軍隊都是為了正面的軍隊與軍隊之間的碰撞而生的,他們的戰術理念就是通過正面迎擊擊潰敵人,而至于其他的任何一切的小細節,都只不過是為了達成這一目標而被開發出來的手段。
這一點上面我們并不能說他們就錯的離譜,事實上西海岸人的這種戰斗方式來自于拉曼人那無往不利的重步兵軍團,而即便時至今日,結成縝密陣型的任何一支步兵或者騎兵,發出震天動地的戰吼聲朝著某一方向突擊的時候,他們仍舊擁有不可匹敵的強大戰斗力。
統一行動的陣型同時保證了生存能力以及戰斗力,十個散漫的步兵和十個結成盾墻齊頭并進的步兵幾乎可以說是不同的存在,歷經時光考驗正面方陣對推、穩打穩扎你來我往的戰斗方式就好比一股陳年老酒,濃郁,經典,回味無窮但它卻也并不是沒有弱點的。
不論是拉曼文明誕生的東海岸,還是諸國群雄分割的西海岸,山地,森林,河流平原城鎮和村莊,這些定居民族生活的肥沃土地上的地形極其適合用于這樣的軍團戰爭,只要能夠抓住某處地形的優勢利用某建筑物或者森林之類作為側翼的掩護,擺開陣型將正面朝向敵軍,他們就能夠發揮出自己完全的戰力。
我們常說上一場戰爭的勝利者最常犯的錯誤就是把經驗簡單地應用到下一場戰爭當中來,對于大部分沒有真正接觸過草原人的南境人、除索拉丁高地以外的西海岸人以及當年西遷的拉曼人來說,當他們那過去無往不利的定居民族集團軍戰術,遇上了阿布塞拉上這一望無際沒有任何的掩體和天險可以利用的環境,加之以慣用騎射擅長伏擊和靈活作戰的游牧民族時,這種簡單沿用經驗的做法,得到了最惡劣的回報。
由于地形廣闊,側翼無法有效地布置,否則陣線就會拉得過長過于稀疏導致戰力下降。草原人人騎馬的事實更進一步地加劇了難度,不得已之下只好采取全方位式的防御,然而這種陣型又極大程度地降低了移動速度和推線進攻的能力。生命在于運動,戰爭亦是如此,只能待在原地挨打,游牧民族人人帶馬強大的機動能力搭配擁有射程的短弓給予那時攜家帶口的拉曼移民,留下來的是極為慘痛血腥的教訓。
沉重的方盾雖然可以給予足夠的防御面積,但是以步兵為主的拉曼軍團根本無力追上對方,耐力驚人的草原戰馬可以長時間地持續奔跑不需要休息。打又打不著追又追不上,一來二去被騷擾得煩不勝煩,最終所謂文明帝國出身的拉曼人所做出來的報復性的舉動,原始得像是西海岸的那些當年如此他們他們也仍舊看不起的蠻荒劣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