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是一種什么樣的東西。來自不同階級、不同國家、不同性別的人,15出來的答案總是千差萬別但歸根結底,恐怕都離不開“多變”二字。
你曾認為不會改變的生命軌跡,會按部就班就這樣持續下去的平凡日常,因為某件起初或許只是極其微小的事情,就從此變得不再相同。
王權,國家,身份,地位,親密的關系,這些人們習以為常的東西,其實都并非永遠存在。在內心的深處多數人也都是明白這一個道理的,但人類這種生物正如同那璀璨絢爛多姿多彩的文明和性情本身一般,在涉及到一些理性的問題上時,他們會做出來的決策也與矮人精靈之流截然不同。
性情淡漠的精靈很少會嘗試去挽留已經無可挽回的事物,我們曾說過這和他們漫長的生命離不開關系。畢竟涉及任何事物的愛,對于擁有上千年壽命的精靈來說都會像是轉瞬即逝的火花一樣即便曾經深愛過,也終究是敵不過時間的摧殘。這悠長的生命給予了他們不問世事的淡漠,也或許正是這個種族作為自我保護的一種機制,因為不論何等的熱情,也恐怕是難以維持上千年的光陰。
也正因如此,精靈永遠不可能像人類那樣建立并且去維護一個國家,他們也不會對于某一組織之類的感到有歸屬感,這種比之人類各大民族之間的差異更大的種族與種族之間的文化不同,是極為劇烈而且永遠無法真正做到互相理解的,即便少數在人類社會行動的個體多少能夠明白一些,他們也仍舊會在看到人類拼盡全力試圖挽回某一災難,或者在某一國家抵御另一個國家的入侵時,單純又天真地詢問道
“為什么呢”
生命的旅途本就是多變的,安然處之,靜觀事變不就好了嗎為何明知必然會戰敗,還是會耗費數以千計數以萬計的寶貴生命,去進行不必要的抵抗和犧牲呢
投降的話能夠保留生命,甚至最初就不產生沖突的話還可以保留自己原有的生活,為什么要為了一個事實上并不存在的看不見摸不著的國家的概念,而失去這真實存在的一切呢
榮耀氣節根骨無法理解人類這些概念的精靈永遠都不會明白這些單一個體遠比他們更加弱小的生物為何前赴后繼地去為了某物而犧牲的感情,而正是這種根本上的差異性或許才決定了人類如今位列五大種族首位的巨大版圖但正如同其他所有的事物一般,它也是復雜的。
緊抱著不肯放開的榮譽感,寧死不屈的根骨,為了自己的祖國母親前赴后繼地死去二十一年前的洛安人抵御奧托洛帝國大軍的那場戰爭被口口相傳至今仍舊未曾遜色可它真的就如同那些曾親身經歷過衛國戰爭的老一輩洛安人總是掛在嘴上的那般,是一場“即便失敗仍舊令人驕傲自豪”的戰爭嗎
如同我們的小米拉這樣,在戰敗流亡之后出生的新一代洛安人,恐怕正如那些精靈們一樣,是無法理解自己的父輩祖輩所念念不忘的那種理念的吧。
只存在于他們的口中,自小時候就一直不停地聽自己的父母或者其他的長輩講述,這種過去的輝煌在起初的向往被現實的苦痛所沖淡以后就變成了麻木而又無味的重復,如同一鍋熬煮過頭的西海岸大雜燴谷物糊,在進食的時候只是機械式地舀起吞咽,從不會,也無法再去體驗到其中任何的味道。
對于年齡在三十五歲以上,親身經歷過洛安滅國之前的生活以及之后一系列的戰爭的洛安人來說,生命是多變的,他們曾擁有一切,而如今一無所有。
但對于二十五歲以下的,以及那些在戰后出生的洛安人而言,他們并未經歷過這種大起大落打從記事起所體會到的生活從來就沒有多好過過,像奴隸一樣辛苦或者干脆真的就是奴隸的人生,逃亡、疾病、饑餓、貧窮。處處都是充滿著不幸,每一天看起來都像昨天和昨天的昨天一樣可怕,莫說是未來,就連過去也只是一個模糊的殘像,難以觸摸得到。
這些新世代的洛安人所體會到的又是一種什么樣的生活。
我們不能說那些為了洛安王國而英勇獻身的男男女女們只是在進行自我滿足,他們確實懷抱著堅定的信念面對遠比自己強大的帝國也未曾屈服。但這場所謂偉大的失敗但依然光榮的衛國戰爭之后,余下的那些洛安人的后代們所過著的,恐怕遠遠都和“光榮”這二字沾不上邊吧。
平民階級的我們的小米拉對此自然深有體會,而對于那些在過往英勇無畏率先士卒的洛安貴族乃至于洛安王族的后代們而言,這種被長輩強加在身上的他們完全未曾體驗過的光榮和驕傲,只剩下空殼子的驕傲和嘴皮子的榮光,又到底是一種什么樣的概念
誠然,洛安人的王和貴族是在二十一年前的戰爭當中付出了最大的犧牲的,這也是為何在戰敗的時候仍舊有那么多人會愿意為了王族的逃亡而奉獻自己。可就連國家都已經失去的王族,又是什么的王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