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兵們是不可能一直緊繃著神經的,時刻都緊張兮兮帶來的過大壓力會導致人變得神經質起來,出現判斷失誤命令執行不到位不說到了最后很可能會演變得敵我不分。
所以留下哨崗其他人休息,哨崗在發現了敵人以后吹響號角令部隊集結做好戰斗準備,這幾乎是任何稍微懂點軍事的人都見慣了的老生常談的做法。
然而絕大多數人一直都忽略的一點就是,從哨崗發現敵人到部隊集結起來是需要時間的。
是敵人先攻到城下,還是部隊先集結起來,這個涉及到“時機”和“競速”的問題,正如其他許多問題一般,是存在于所有戰斗之中的關鍵要素。
因此盡可能地掌握先機,是所有人都應當考慮的問題。有為的城主會將城墻外圍的樹木砍伐干凈至少留下一公里的光禿禿的視野范圍,不給敵人留下可以潛藏的空間,正是出于這方面的考慮,要令哨兵可以盡早地發現敵人并拉響警報。
但這僅僅局限于光照充足的日子里。當黑暗來襲無星無月之時,哨兵的視野范圍,就僅僅局限于城墻上的巨大篝火能夠照亮的范疇。
光是不知道敵人何時到來,從哪里來這一點就足以令大部分人的士氣被挫得一干二凈。
而那些只會紙上談兵的軍官們,在最好的情況下也只能呆板地按照教科書來講解,他們又如何能夠應對得了這種沒人見過的危機。
人類守軍的勝率隨著能見度一路下滑,而當攻擊真的到來的時候。
他們本應對此毫無準備,也毫無辦法。
假如。
亨利不在。
“一、二三”
“八百米距離”
“敲響警鐘”哨兵大聲的呼喊回響在城墻之上,接收到訊息的人迅速地用力搖晃著粗大麻繩系著的鈴鐺。“哐當哐當”的巨大聲響回蕩在整個小鎮的北面,士兵和傭兵們趕忙丟下了手中的卡牌、骰子或者酒杯,抓起武器按住搖晃的頭盔就朝著外面的空地跑去。
“還在接近速度很快”
站在城墻上的哨兵們不需要望遠鏡都能看到遠處的情景我們的賢者先生無愧于他豐富的經驗,即便是在一般人并不熟知的夜間城防戰斗領域,他也依舊知曉哪些地方是應當補全的漏洞。
“六百米處篝火被推翻了”哨兵歇斯底里地咆哮著,視力優秀又地處高處的他們可以清楚地看到燃燒著的木炭被撞得漫天飛舞的場景而這正是亨利為解決夜間視野問題而做出的解答。
在城墻北面的必經之路上,每隔兩百米就留下十數座用土堆包裹起來只留下一點供氧氣進入的小縫隙的悶燒火堆明亮的篝火興許可以照亮更大的范圍,但燃燒速度過快的它們需要人一直在旁邊添加木柴,而出城去進入暗無邊際的可怕荒野之中這種事情即便有高昂報酬,一次也就夠了沒人會愿意守在外頭。
因而采取用土堆密封悶燒的形式,火堆在黑暗中只是發出黯淡的紅光,無法照明大量區域卻可以燃燒漫長的時間,并且當這些奔跑的食尸鬼和亡靈在必經之路上撞翻了它們的時候
瞬間進入的大量氧氣,會讓火焰躥得上天。
這幾乎是不可能被哨兵看漏的警告。
“床弩上弦”
“床弩上弦”
重復的喊聲從哨兵們所在的最高位置左右遞傳,而接收到了消息的帝國戰斗工兵們迅速以兩人一組的規模轉動著巨大的曲柄搖桿,一節節的鐵鏈緩緩地拉動著帶有卡位的粗壯浸油弓弦,與此同時三人一組的哨兵當中另一人也再度高聲報告。
“四百米”右側的這名哨兵大聲報道,而左側的另一名哨兵則立刻地轉過了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