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咚咚咚咚”的馬匹狂奔聲在南面的通道盡頭逐漸變小,來勢洶洶的龍翼騎士與背后令人印象深刻的白色翅膀一并消失在道路的另一側。
而賢者半瞇著雙眼,腦海里那些巨大白色羽毛的形象揮之不去。
長達半米的大型羽毛世間并不常有,盡管許多大型鳥類例如鴕鳥甚至部分的雜龍身上都能取得,但掛在那背后木架子上在陽光之中會閃閃發光的羽毛明顯不是來自這種下級的生靈。
若是再聯系到他們的名號的話,答案就變得呼之欲出了。
“你們到底。”亨利用只有自己能聽得到的語調說道。
“干了些什么。”
他灰藍色的眼眸反射著外面太陽的光輝,但語氣卻有些讓人發寒。
從翠湖鎮往上,在正式靠近到海因茨沃姆這個蘇奧米爾王國的神權與人權中心之前,你得先邁過被命名為塔爾瓦蘇塔的天然防線。
這里是東海岸鼎鼎有名的帕洛希亞高原最北端,從地理環境開始就注定了其獨特的地位,而歷史上蘇奧米爾王國的許多場戰爭亦都是在此地發生。
不光是拉曼帝國,帕洛希亞高地的少數民族也與蘇奧米爾曾經有過許多沖突。因為塔爾瓦蘇塔與帕洛希亞高原相連的緣故,不但是南面的帕德羅西人,東面的高地人也一直都是王國的一個隱患。
而在多年的戰爭與和平相互替換之間,蘇奧米爾人也與高地人有了許多文化之間的交流與融合。在近代的歷史上也曾有并肩作戰共同抵抗帕德羅西人的歲月存在,加之以塔爾瓦蘇塔防線的地理位置,一些對歷史了解不深的新生代拉曼人,也開始將原本專指東方少數民族“高地人”延伸到蘇奧米爾人身上。
流通過程當中將錯就錯,現代帝國拉曼語當中的“高地人”這個詞也進而在某些情況下可以代指蘇奧米爾人。
從拉曼到帕德羅西,帝國人在塔爾瓦蘇塔的面前折戟沉沙的慘痛歷史不算少數。然而這道防線卻也遠遠稱不上是牢不可破,盡管它確實防御力極佳,但帝國人在付出足夠犧牲的前提條件下也還是有能力攻破這個小國引以為豪的堡壘。
多年的戰爭,在矛與盾的博弈之間塔爾瓦蘇塔防線上的堡壘愈加成熟。蘇奧米爾人對此引以為豪,但這天然的險峻地形不光是在戰時會成為進攻者的阻礙,和平時期也會令旅人的行動十分困難。
即便在和平時期大道沒有被禁止可以自由使用,彎彎繞繞的塔爾瓦蘇塔地區要通過也仍舊會花很長的時間。并且沿途全是軍事堡壘,為了防止魚龍混雜的間諜過多,除了嚴格控制的流動小商販以外幾乎沒有什么能形成規模的市場。
換而言之,對于外來的旅人而言,翠湖鎮是北上之前的最后補給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