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我們前面所提,騎士是一種生活方式,是一種行為守則。
在它發源地西瓦利耶與亞文內拉那邊,因為西海岸混亂的政治局勢緣故,許多所謂的騎士精神實際上反而沒有東海岸純粹。
與宗教密切相關的騎士守則,在信仰最為虔誠的歐羅拉地區,幾乎是被視為一種神圣不可侵犯的規矩存在著。
不論男女,龍翼騎士團的成員一舉一動都極為講究。身處這些人的包圍之中你可以輕易地感受出來若這是一隊西瓦利耶騎士,那么他們必然這時候已經開始了各自討論和聊天。相比之下龍翼騎士們無比安靜,他們行動有如一體,明明人數已經超過70,行動起來發出的動靜卻比10名西海岸騎士還要小。
在威馬麥尼斯多龍翼大團長的指揮下,隊伍悄無聲息地散了開來。
4個6人小組加起來一共24人分別向著左右前方以及左右方散了出去。同時中央陣列也分成了三個部分,前鋒、主陣還有后衛。側翼的騎士們在小道之中隱隱與中央陣列派出的前鋒形成了扇形面的預警機制,避免任何人偷偷靠近到太近的位置。
這是如教科書一般精準又穩妥的陣型安排。
側翼的6人小組由兩名遠程手和四名長矛手組成,其中一名長矛手還攜帶了號角用以預警。
穿著全身甲戴著輕盔的他們是不容易被立刻殺死的,即便是可以擊穿板甲的絞盤重弩,你也需要知道擊穿并不等同于擊殺。不著甲的情況下輕弩就能殺死一個人,而在著甲狀態時,致命的重傷就變成了皮肉擦傷。
此時遠在帕爾尼拉的我們的貴族小姐所鐘情的冒險小說當中,會描寫的渾身插滿箭矢仍舊繼續戰斗的英雄人物并非夸大。這種情形其實只是因為鎧甲有效阻攔了箭矢,使得他們盡管視覺效果驚人,實際只是受了點皮肉傷。
單兵遠程武器當中最重型的絞盤重弩,也需要好幾發才能擊殺一名騎士。而一旦遭受攻擊,他們必然會立刻想方設法通知友軍。
一手抓著韁繩另一只手將長矛靠在肩甲上的龍翼騎士們在最前方以巡航速度前進著。
他們仔細掃蕩著周圍的地面,空曠的蘇奧米爾森林即便是要藏幾個人都不容易。缺乏灌木的林間地表上你可以一眼就看到很遠的地方。
緊握的長矛靠在肩膀上,一旦有需要可以迅速架在騎槍架上發起攻擊。
他們這一回攜帶的長矛僅有兩米半左右。相較一般的騎槍最少都是34米的長度,顯得是無比輕型。
粗長的騎槍是重型武器,這一方面是考慮到面對敵方重騎兵所需要的沖擊力,另一方面還有更長的長度能夠在更遠距離擊中敵人的意圖。
兩米半的輕型長矛稍不留神就會被敵方步兵的長桿武器擊中,而相較之下更長的騎槍就能使得騎士們在進入對手攻擊距離之前就擊殺他們。
然而又重又長的騎槍需要侍從或者馬車攜行,在將要發起沖鋒的一瞬間才過手。在這種需要考慮機動性和長時間由騎士自身攜帶的情況下,自然變成了不大適用的武器。
全副武裝連人帶馬超過半噸的重裝騎兵沖鋒起來,殺傷力是極為驚人的。
配上厚重硬木的戰斗用騎槍槍桿以及淬火硬化的槍尖,即便是矮人工匠引以為豪的硬鋼護甲,也會在鐵蹄踐踏與騎士沖鋒的威能之下被捅穿甚至整個人擊飛。
重裝沖鋒的騎士是人類單兵所能掌握的頂級力量,這是毫不夸張的形容。
龍翼騎士們是驕傲的。盡管表現得十分有禮,但從結伴行進的方方面面,你都能感覺出來這些人隱隱的傲氣。
他們對自己的訓練與友軍的配合信心十足;對自己手中的劍與長矛信心十足;對自己身上穿的精良盔甲信心十足。
能夠一擊必殺一名騎士的,就只有另一名騎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