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是心理方面的因素,從歷史和民族情感的角度出發,甚至還與宗教相關。作為耶緹納宗領袖的教皇待在北部這一直都令帝國人十分不滿,盡管海茵茨沃姆的教會是最為古老的,他們卻希望將神權和人權一并掌握在帝國的手中。
“天底下最偉大的國家的皇帝也同時應當是教會的領袖。”隨著國家繁榮發展迅速膨脹的還有人民的自信心,而如是的說法希格蘇蒙德一世沒有進行任何否認和阻撓,就證明了某種程度上他也是這么想的。
教皇想必也是知道這一點的,所以才兵分兩路派遣海米爾寧等人去救下親近蘇奧米爾和耶緹納宗的皇太子。
但除了以上的幾個因素以外,希格蘇蒙德一世對于蘇奧米爾的征服卻還有更加迫切和現實的原因。
財富。
海茵茨沃姆歷來都是礦產豐富之地,因為大量出口武器盔甲的緣故這里累積了豐厚的財富。加上湖畔教會是教皇所在之地,信徒的募捐乃至于那些千百年傳承的金銀圣器,整個歐羅拉地區隱藏的財富是極為驚人的。在帕德羅西人的眼里來看,攔在它南方入口的塔爾瓦蘇塔就像是吝嗇鬼的口袋只進不出。
希格蘇蒙德一世是一位善于戰爭的帝皇,人民也總是夸耀自豪于他培養出來的這將近百萬的龐大軍團,對于他們的各種勝利贊不絕口但這只是往好了說。
這個說法稍微變換一下角度的話就會變成希格蘇蒙德一世是一位“只”善于戰爭的帝皇。
他并不懂得內政,帝國境內的所有基礎建設也全都是赫墨斯皇太子在這二十多年的時間內聯合教會達成的努力。偉大的常勝將軍皇帝陛下所懂得的就只有戰爭與征服,他的軍隊餉銀全是依靠戰爭賠款和搜刮戰敗國財物得來的換而言之他是在以戰養戰,這也是為何這個龐大帝國擁有如此強大戰爭機器的緣故。
可東海岸已經有十幾年沒有戰爭了,除了南方龜縮在群山之中一打就躲進隧道里頭根本刮不出來油水的矮人,剩下的就只有關系復雜又是教會總部所在的蘇奧米爾。
要么裁軍、要么繼續掠奪和壓迫被征服的人民來維持帕德羅西引以為豪的軍隊。
希格蘇蒙德一世的選擇并沒有出乎意料。
“區區蘇奧米爾”他說。
“人口就那么一丁點的小國”他說。
“和平時間已經如此長久的小國”他說。
“只消以吾國引以為豪的百萬大軍稍加恐嚇,不,甚至就是只要讓他們看見吾國的旗幟。”他說“這些人就該投降了吧。”
帕德羅西拉曼新歷1341年,蘇奧米爾神創歷1142年2月。
寒冬戰役打響。
由尼格松親王率領的5個精銳拉曼軍團結合騎兵部隊組成的一共5萬5千人的先鋒。
在塔爾瓦蘇塔迎面撞上了一支裝備和人數都沒有輸給他們的大軍。
高高在上的蘇奧米爾軍隊舉著白色并繡有金邊的旗幟,當中的圖案是潔白的鈴蘭與北地的冰山。
而為首的那個人穿著一身嶄新的銀色盔甲,身后鮮紅的披風在寒風之中獵獵作響。
在冬日的太陽之下,他舉起了手中嶄新打造的劍,那劍足有一米五的長度,護手乃是蘇奧米爾的風格在劍尖指向上方時呈現v型。
寒光閃閃的劍鋒反射著太陽的光輝,而所有戰士們的神采也如這漫長的寒冬一般堅毅又不可動搖。
“以教會的名義,以蘇奧米爾的名義。”
他開口說著,而身遭的人們則開始高呼他的名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