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知鎮位于現在所在地的西南方向,是一座在北方以竹器出名的小鎮。
它得名“青知”,便是因為其周圍郁郁蔥蔥的竹林,總是為在盛夏時節來往的旅人們第一眼面見。如同月之國文壇廣為流行的“一葉知秋”的理念,取“因竹之蒼青而知夏至”涵義,定名青知鎮。
相較眾人出發點所在的這座無名山腳小村,青知鎮的規模要龐大上許多倍。
沼澤村是新月洲北地山腳下平原地帶的低洼點,但越往南去,地勢反而會越高一些。抬離水面有了堅實的土壤,正兒八經的植物也就替代了沼澤村附近常見的長草與蘆葦生長。
生長極快的竹子相比樹木而言是更為便利的材料。盡管它們耐寒能力通常較弱,但在青知鎮附近勉勉強強算得上中部地區的最北端,氣候還是能允許竹子生長的。
有了這樣豐富的天然材料,這里會有人聚居起來逐步從手工業發展到工商業,成為一個繁榮的小鎮,也就是順水推舟的事情了。
自小村出發要前往青知鎮,得翻過兩座山頭才行。因為離水較遠,若是想乘船順流而下他們得先重新去到河邊才行。而由于附近人口不能算是特別眾多的緣故,河邊做渡輪生意的人也不夠多。要找一艘愿意載人的船不是容易,而且還得先往西面走挺長距離去到河邊才行。
這一段距離基本上和走山路徒步直接前往青知鎮是差不多長的,所以附近的人們若是要走向那兒,就多數還是采取徒步。
來參加七日祭典的很多行腳商人便是從青知鎮來的。在已經發展到規模龐大的工商重鎮,以家庭為單位世代傳承手藝的小個體戶也仍舊有許多。他們大多無力與那些成規模的大小商會競爭,因而只能靠自己勤勞的雙手和堅韌的雙腳走遍所有可能的地方,賣出自己制作的物品賺取銀兩過日子。
歷經成百上千年的行走與開拓,附近的山道哪怕在最難走的地方也仍舊算是平坦開闊。
一天多的路程之內沒有旅館和補給點存在。盡管在中間一段路有座山頂的寺廟,那里的僧人也只有在偶爾救濟落難的旅人,并沒有每日接待來往過客的余力。
所以要出發前往那邊,口糧和水之類的必備物品,這一路上自然是必須得先準備好的。
同行的其它旅人不能算是很多,但也依然時不時就會遇上幾位。這其中絕大多數都是將隨身物品都賣光換成了金錢興高采烈地踏上歸途的商人,而這一類人在看到明顯武裝著卻又不像是正經武士的亨利三人時,都不由自主地加快了腳步。
但也有少數人注意到了在他們周圍跟著的宗二郎,因此一瞬間就放下了戒心,反而跑回來搭訕。
這位沼地之虎的名聲比亨利還有米拉所想的還要大一些,一直待在沼澤村的櫻也對他的英雄事跡有所耳聞,只不過按照花魁本人的話來說“滿身大汗又毛躁不堪的摔跤手,和唱詩畫畫的藝伎是站不到一塊的”,所以未曾有過真正的交集。
宗二郎比起他給人印象的更為信息,哪怕看起來五大三粗的,這個中年漢子卻十分健談與熱情。他想拉亨利入伙一起賺大錢指的自然是去參加更多的對抗活動,憑借他的聲望和名氣確實要去找到愿意打的人是不少的,但賢者來這兒并沒有這種打算因此當晚就直接拒絕了他。
但這個人顯然有著相當的執念,哪怕在之后見識到了面容明白了亨利和米拉都是外國人,他也反而因此提起了更高的興致,覺得以“南蠻的奧尼”之類的宣傳語會吸引來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