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家大家長熬過了生死一關,涵休輕松了嗎
答案是沒有的,更忙了。
不僅課業更忙了,對于家業的打理也更忙了
不止林涵玉一房,而是過繼過來的四房都一樣的。
原來的計劃里,他們是趕不上今年的鄉試童生和院試秀才的,好幾個知名大夫都說了,林如海大伯的身體狀況,就是今年的事情了。
雖然說本朝只是規定了“居父母喪者,并不許入試”,已經分家的林如海只算是他們的大伯,但是,他們四房會從普通的耕讀人家直接跨越階層成為官員親屬,都是得益于林如海大伯的提攜。
假若林如海去世,他們出于敬意以及感激,都會為他結實地守孝三年的。
在多個大夫的診斷之下,他們早就絕望了,怎么都沒有想到,或者說,做了最壞的打算,都已經不敢奢望,林如海能熬過來了。
結果,奇跡出現了
林如海熬過來,他身中奇異毒物死里逃生的消息,還驚動了許多上層人家,包括皇家
嗯,只是上層人家,對外說法都是是太醫和揚州大夫聯合會診的巨大成功,妙手回春,讓林御史死里逃生。
林如海在祛毒成功醒來當晚,就不顧病體休養地,連夜熬著,上表辭官了。
不知道重煥生機的林如海怎么辦到的,一份辭表上去,不管是已經退位的太上皇,還是在位的皇帝陛下,都只是同意他辭去巡鹽御史的職位,卻不同意他辭官。
皇家“感動”于他一輩子給朝廷"鞠躬盡瘁"的份上,還給他一個太子少保的掛名虛職,只等他養好身體,回京后再給具體職位。
如果平時,這樣莫名其妙抽風的行為,可能會引起很多人的主意。
只是,林如海很幸運地碰上了皇家內部“大事件”,繼位兩年的皇帝陛下,突然的直接圈了太上皇最喜愛的小兒子廉親王,抄了一大批人,廉親王外家甄家也被抄家押解上京了。
太上皇對此充耳不聞,全程在城外的避暑宮殿太明園中閉宮避暑,對此保持著沉默。
這個大事件,成了占據邸報消息的大頭條,揚州作為江南一帶重要的地方行政單位,不意外,也即將迎來大變化,有點政治敏感度的,都在關注后續呢,林如海那處在角落位置的報道消息,自然沒有多少人關注了。
外面的風風雨雨,和林家無關。
因為林如海林大伯的緣故,林家四房對未來的計劃都變了。
最重要的先是參加科舉的計劃了。
林如海大安后,林家科舉提高班七人組中,除了還在孝期的林赫玉和林涵玉涵休,四房的林曉玉、林澤玉兄弟,以及五房的林琰玉,都得抓緊最后時間努力一把,然后趕回鄉參加縣試和府試童生。
爭取能一次通過,和林氏一族的兩位麒麟兒林耀玉、林奕玉以及出了孝期的林赫玉一起參加來年院試秀才。
林涵玉身上還有重孝,沒法加入大部隊,只能趕上后年的縣試、府試,以及下一輪的院試、鄉試了。
最好的結果是來年八月的時候,林家科舉提高班的六人,都能通過鄉試舉人,那林家的一切就穩了。
嗯,這是最完美的估算,希望不大。
不過,退而求其次的,只要林家新過繼來的四房中,任意一房有人通過鄉試,獲得舉人的身份,他們才算是有資格實力,守住林如海分家給他們的東西。
涵休看過了,林如海分給幾房的財產,大多數都是在揚州、金陵一帶的良田莊子。
數量有點多,看賬冊收益就知道,是非常肥沃豐產的田莊。
在古代,土地就是最保值的不動產,沒有一定的社會地位,可是保不住的。
反正,如果林如海去世,他們四房的男丁守孝三年后,沒人能一口氣地通過鄉試,成為舉人,踏入士的階層,他們為了自保,也必須將到手的財產賣出去保平安。
涵休沒經歷過科舉,也知道其中的慘烈,在不開掛的情況下,他也不敢打包票說他能一步到位。
現在好了,林如海身體逐漸好轉,他們爭取了最少五年時間。
看著是多,但是不過只是一個緩沖期,讓林家幾房的人不至于太過匆忙地進入最艱苦時段,對他們的真實處境來說,并沒有多大的改善。
不過是趕鴨子上架般的,多給了他們一次科舉機會,如果林如海能熬得更久一些,或許還能多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