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心吧,將軍同志。”恩斯特向索科夫表態說“我們會按時趕到的。”
等索科夫回到車里之后,瓦謝里果夫開口問道“將軍同志,我們現在回哪里”
“自然是回阿德隆大酒店。”索科夫說道“沒有阿杰莉娜在身邊,和這些德國人打交道還真是不方便。”
“下午去戰俘營,需要提前做什么準備嗎”瓦謝里果夫試探地問。
“當然,”索科夫點著頭說“從戰俘營里挑選出的戰俘,我們要把他們轉移到新的住處安頓下來。所以你要想辦法搞幾輛大巴,明白了嗎”
“當然明白,將軍同志。”
車隊從勃蘭登堡門前經過時,索科夫看到有一支拍攝團隊,正在給指揮交通的女兵拍照和攝影,連忙吩咐司機“停車”
隨著索科夫的命令下達,幾輛吉普車都陸續停在了路邊。
索科夫推開車門,站在馬路牙子上,看著正在拍攝的劇組。
“將軍同志。”一名少尉軍官從劇組的人群里跑出來,抬手向索科夫敬禮“請問有什么可以為您效勞的嗎”
“少尉同志,”瓦謝里果夫問道“你們在做什么”
“我們在拍紀錄片,少校同志。”少尉見瓦謝里果夫問起,自然要如實報告“正在指揮交通的女兵,叫莉迪亞斯皮瓦克,1925年出生在烏克蘭,今年正好20歲,她是我們這次拍攝的重點。”
少尉所提到的莉迪亞斯皮瓦克,索科夫曾經從資料里見過,她1925年出生于烏克蘭的扎波羅熱州,1984年10月去世,享年59歲。但她所拍攝的鏡頭,都能在各種介紹柏林戰役的紀錄片里看到。
“那位女兵又是誰”瓦謝里果夫朝另外一位站在路邊,手里拿著兩支信號旗的年輕女兵問道“也是參與拍攝的嗎”
“是的,少校同志。”少尉回答說“這位女兵叫瑪利亞菲利波芙娜,1924年2月出生。”
索科夫聽到這個名字,臉上露出了笑容,這位叫瑪利亞菲利波芙娜的女兵,在自己穿越前,都九十多歲了,還活得好好的,每年紅場閱兵,都是被邀請的嘉賓,想必她活100歲應該沒有問題。
莉迪亞斯皮瓦克拍攝完畢后,就由瑪利亞菲利波芙娜上場,站在道路中間像往常一樣指揮交通,并沒有因為有攝影師在拍攝,就出現因為緊張而導致動作變形的情況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