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運送裝備的途中,我看到有不少的部隊正朝著伏爾加河南下,應該都是大本營給你們補給的預備隊。”雅科夫說道“等這些部隊一到,你們就有足夠的力量,打敗那些沖進城里的敵人。”
看到雅科夫如此自信,索科夫苦笑著搖搖頭,說道“雅科夫,你對局勢真是太樂觀了。就算有預備隊源源不斷地趕來,但由于種種客觀條件的限制,我們不管在兵力還是技術裝備上和德軍相比,始終還是處于劣勢。要想徹底打敗敵人,至少還需要一兩個月的時間,來積蓄力量,囤積更多的技術裝備和物資。”
經索科夫這么一提醒,雅科夫立即想到自己帶部隊渡河時,那被炮彈炸起的一根根沖天的水柱,夜晚渡河尚且如此,那么白天渡河不光會遭到炮兵的轟擊,還會遭到飛機的轟炸,運輸兵員和物資的船只勢必會遭受巨大的損失。
“米沙,你說得有道理,敵人的炮兵和空軍正在拼命地封鎖伏爾加河。”雅科夫表情嚴肅地說“就算東岸集結了大批的軍隊,囤積了足以支持反攻的物資,也很難在敵人的炮擊和轟炸中,順利地運到城里來。”
“雅科夫,這一點你不用擔心。”索科夫等雅科夫一說,立即接著說“再等兩個月就冬天了,伏爾加河的河水早就結冰了,到時候我們就可以將各種物資源源不斷地運過來。只要我們在城里能積蓄足夠的力量,德國人的末日就來到了。”
“旅長同志。”打完電話的西多林,看著索科夫正在和雅科夫說話,連忙小心翼翼地問“德軍正在向二營陣地發起進攻,你看是否可以使用107號毫米的新式火箭炮”
“不行,暫時還不能使用。”想到德軍如今不過是連級規模的進攻,用這樣的火箭彈去對付他們,就好像后世用一枚價值七十多萬美元的戰斧式巡航導彈,去打沙漠中的一頂帳篷,未免太浪費了,因此索科夫態度堅決地吩咐西多林“參謀長同志,告訴二營長和四營長,沒有我的命令,誰也不準隨便使用這種新式的火箭彈。”
索科夫趁著西多林給各營營長打電話的工夫,又偷偷地問雅科夫“雅科夫,你給我一個準信,我們什么時候能得到下一批火箭彈”
“目前產能不足,”聽到索科夫的這個問題,雅科夫有些尷尬地回答說“最快也要等到十月下旬,才能再給你們相同數量的火箭彈。”
“十月下旬”聽到雅科夫所說的時間后,索科夫不禁皺起了眉頭“這么說來,我們不是還要等一個月的時間嗎”不等雅科夫回答,他又自顧自地繼續說道,“雅科夫,你也知道,每個發射筒只配備了兩發火箭彈,如果把你帶來的火箭彈打光了,又遲遲得不到補給,那么這些發射筒就等于是一堆廢鐵。”
“放心吧,米沙。”見索科夫臉上露出了不悅的表情,雅科夫連忙表態說“我回去之后,就立即向烏斯季諾夫同志提出請求,讓他給生產火箭彈的工廠下達新的生產計劃,務必要保證你們有足夠的火箭彈。”
“那什么時候可以交貨呢”別看到火箭彈運到馬馬耶夫崗之后,還不曾使用過,但這種火箭彈的威力如何,索科夫卻是心知肚明,為了防止出現斷貨的情況,他開始利用自己和雅科夫之間的交情,與對方討價還價“雅科夫,你總要給我一個明確的答復吧一個月時間太長了,我們肯定等不了那么久。”
“二十五天。”雅科夫回答說“我回去后,請求烏斯季諾夫同志派我到工廠去監工,我想二十五天時間內,應該可以生產出你們所需的火箭彈。”
索科夫聽說要等二十五天才能生產出足夠數量的火箭彈,心不禁涼了半截,他的腦子里在想生產就需要二十五天,然后路上再運輸十來天,這樣算下來,起碼就要等四十天的時間,自己的部隊才有可能獲得補充。
想到這里,他搖著頭說“不行,雅科夫,時間太長了,我覺得最長不能超過二十天。”他看到雅科夫張了張嘴,似乎還想說點什么似的,連忙又補充說,“我有必要提醒你一聲,我說的時間是指新一批的火箭彈運到馬馬耶夫崗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