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軍士兵是乘坐摩托車,以村莊為中心點進行搜索的。大概過了半個小時,德軍中士所乘坐的摩托車,來到了昨晚的火箭彈發射點。雖然果里亞他們沒有留下什么東西,但他還是發現了一些可疑的地方。他讓摩托車手回去找少校,自己則留在原地仔細地勘察現場。
過了十來分鐘后,少校坐在三輪摩托的挎斗里過來。他看到中士正低著頭在四處查看,便大聲地問“中士,你發現了什么線索嗎”
聽到少校的聲音,中士連忙站直身體,恭恭敬敬地回答說“是的,少校先生,我想我可能是發現了一些線索。”
少校走到他的面前,問道“什么線索,快點說來聽聽。”
中士指著地面對少校說“少校先生,您看地上,昨晚應該有一輛裝甲車在這里停靠過。”
少校低頭看著泥路上亂七八糟的車輪和履帶印,不以為然地說“這明顯就是一輛我們的半履帶式裝甲車留下的痕跡,沒準他們是在這里停了一會兒,這算什么線索啊”
“少校先生,”中士見自己的話沒有引起少校的重視,連忙解釋說“從地上的痕跡來看,這輛裝甲車開到這里就停下了,駕駛員沒有繼續朝前開,而是在原地調頭朝來的方向開走了。您再看車輪和履帶印的旁邊,還有不少的腳印,證明車上的士兵曾經下過車。從這些腳印來看,他們鞋底的鞋釘是圓形的,而我們的鞋釘是方形的,因此我可以肯定昨晚俄國人曾經在這里待過。”
經過中士這么一分析,德軍少校覺得似乎有幾分道理,但他還是皺著眉頭問“俄國人在這里下車做什么如果說布置炮兵陣地吧,附近又沒有太多的痕跡。”
“您再到這里來看,”中士又把少校帶到了架設三腳架的位置,指著地面說“這里應該是曾經架設過類似于三腳架的東西”
“會不會是炮鏡”少校試探地問“他們的炮兵觀測員在這里建立了觀測點,為他們后方的炮兵陣地指引炮擊的方向。”
“這是不可能的,少校先生。”中士搖著頭說“俄國人的炮兵陣地都設在伏爾加河的東岸,距離我們這里有三十多公里,根本打不過來。既然他們的炮彈打不到這里,那么在這里建立一個炮兵觀測點,又有什么意思呢”
“是啊,”少校有些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地說“俄國人待在這里做什么”
“少校先生,”就在兩人一頭霧水的時候,摩托車手忽然開口說道“我前幾天到野戰醫院去看望一名同鄉時,曾經聽他說過,如今俄國人有一種新式的火箭炮,只要一個發射筒就能發射,轉移相當方便,他們在進攻時,就曾經吃過這種火箭彈的虧。您看,俄國人會不會是這種火箭彈,攻擊我們的團指揮部”
聽到摩托車手這么說,德軍中士頓時恍然大悟“少校先生,我明白了,為什么這里的泥土上會有三腳架的印記,原來是俄國人架設火箭彈的發射筒用的。”
搞清楚團部遇襲的真想后,少校重新坐進了挎斗,吩咐摩托車手“送我回裝甲車那里去,我要把這個情況立即向師長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