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連長格里薩中尉,九連長古察科夫中尉。”索科夫說出了自己心目中的理想人選后,催促西多林“參謀長同志,立即了解一下,他們兩人如今在什么位置。”
趁著西多林打電話的工夫,索科夫向維特科夫介紹這兩位人選的情況“我還在希姆基鎮當排長時,就認識格里薩中尉了,他是一位很有戰斗精神的指揮員,而且在打仗時,懂得抓住戰機,用最小的代價消滅更多的敵人;而古察科夫中尉,是我從戰俘營里救出來的,他對侵略者有著刻骨的仇恨,為了洗刷他所經歷的屈辱,他在歷次的戰斗中都表現得非常英勇。”
維特科夫聽完索科夫對兩位候選人的評論后,微微頷首,通情達理地說“好吧,旅長同志,既然你已經有了合適的人選,那就由他們去指揮敵后的部隊吧。”
見維特科夫不再固執地要求到敵后去指揮部隊,索科夫的心總算放回了肚子里,他正巧看到西多林放下電話,連忙問道“參謀長同志,都高清楚了嗎他們兩人如今在什么地方”問這話時,索科夫的心里多少有點沒底氣,他深怕自己看好的人選,已經在戰斗中負傷甚至犧牲了,到時又需要挑選新的人選了。
西多林首先介紹的是九連長古察科夫的情況“九連長古察科夫中尉,如今和三營長安德烈在專家樓一帶布防,在短時間內可能無法回來。”
得知九連長不能前往敵后,索科夫的心里多少有些失望,但好在還有一名候選人,他又接著問“那格里薩中尉呢他如今又在什么地方”
“格里薩中尉如今就在馬馬耶夫崗,他指揮的部隊一直和敵人進行戰斗。”西多林試探地問索科夫“需要把他叫到這里來嗎”
“讓格里薩把指揮權移交給他的副手,并盡快趕到指揮部來。”索科夫下達完命令后,忽然想起自己從最前沿調走了一名連長,至少需要和對方的上級打個招呼,又補充說“記得把這事通知二營長瓦西里大尉。”
在等到格里薩到來的這段時間里,索科夫又問維特科夫和西多林“小分隊的合并很快就可以完成,指揮員的人選也有了,接下來,我們就該討論他們的活動區域。你們有什么想法,都可以說說。”
“我覺得應該讓部隊調頭向北,騷擾那些進攻工廠區的德軍部隊。”維特科夫首先發表自己的看法“我們平時所說的工廠區,其實是包括葉爾曼區、捷爾任斯基區、紅十月工廠區、街壘工廠區,以及拖拉機廠區。別看進攻的德軍有幾個師,但是要同時進攻這么多區域,他們的兵力勢必變得分散,如果我們派小分隊攻擊他們的后方,勢必會使他們陷入一片混亂,從而迫使他們減弱、甚至停止對工廠區的進攻。”
“副旅長同志,我有不同的看法。”對于維特科夫這種看起來比較穩妥的選擇,西多林卻提出了反對意見“大家都知道,城南方向的城區,已大多數被敵人占領。為了防止出現誤傷,德軍在進攻剩下的街區和建筑物時,是不會再大規模地使用坦克和大炮,我們可以讓敵后的部隊向南運動,去消滅這些沒有炮兵和坦克掩護的敵人。”
“參謀長同志,你說錯了,我們派部隊到城南方向活動,所取得的戰果,是絕對比不上城北的工廠區。”維特科夫強調說“我還是建議把部隊用在城北的方向,只要他們能牽制住敵人的有生力量,那么我們堅守在工廠區里的部隊就可以喘一口氣,甚至在必要時展開一次能取得成效的反攻。”
“副旅長同志,”
“”
面對兩人的爭執,索科夫沒有插嘴,他的腦子里在反復權衡向北和向南兩種方向的利害得失。由于想得太投入,以至于兩人的爭論什么時候停下來的,他都沒有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