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姆里赫大尉,”坐在旁邊的奧廖爾,見沙姆里赫似乎對索科夫并不感興趣,便決定幫索科夫一把,便開口對沙姆里赫說“索科夫中校在戰爭爆發時,不過是一名下士,但由于他能力出眾,在戰斗中建立無數的功勛,才會得到上級的破格提拔。既然這里沒有外人,我不妨告訴你,方面軍司令員羅科索夫斯基將軍曾經多次向他表示,希望他能留在頓河方面軍,甚至可以讓他晉升為將軍,但他卻毫不猶豫地拒絕了,依舊要返回城內,與自己的戰士并肩作戰。”
奧廖爾的話,對沙姆里赫的震動很大,他起初以為索科夫這么年輕,就能成為一名中校,肯定是因為什么裙帶關系,但聽奧廖爾這么一說,才知道索科夫能有今天的一切,完全是他自己努力的結果。特別是聽說索科夫為了返回城里,與自己的戰士并肩作戰,寧可放棄唾手可得的將軍軍銜。
沙姆里赫對索科夫的態度,在不知不覺中發生了改變,他不再抗拒成為索科夫的部下。相反,他此刻還迫不及待地希望班臺萊耶夫能將自己的部隊,劃給索科夫指揮,這樣就能跟著這位新指揮員進入城內。
“沙姆里赫大尉。”班臺萊耶夫見沙姆里赫遲遲不說話,便主動問道“你是怎么考慮的,是繼續留下,還是跟著索科夫中校進入城內”
“上校同志,”沙姆里赫在心里下定了決心,一定要跟著索科夫到城里去。因此態度堅決地回答班臺萊耶夫“我愿意跟著索科夫中校到城里去打擊德國鬼子。”
聽到沙姆里赫表態愿意跟著自己入城,索科夫的心里頓時一陣狂喜。奧廖爾站起身,對班臺萊耶夫說“上校同志,既然沙姆里赫大尉已經決定了,那您盡快給他們準備駁船,以便能盡快地趕到城內。”
雖說準備駁船需要時間,集結部隊也需要時間,但奧廖爾見自己此行的目地已經達到,考慮到司令部里還有很多事情等著自己,便向索科夫告辭。他握著索科夫的手,使勁地搖晃了兩下,表情凝重地說“索科夫中校,你要多注意安全。我希望等到勝利的那一天,還能看到活蹦亂跳的你。”
“放心吧,將軍同志。”對于奧廖爾的關心,索科夫心里頗為感動“我一定會努力活著的,不光會活著看到進攻斯大林格勒的敵人被打敗,還要看到我們鮮紅的旗幟在柏林的上空飄揚。”
和奧廖爾分手后,索科夫和別雷帶著一營和警衛營,來到了渡口邊,等待海軍陸戰營的到來。在等待的這段時間里,別雷對索科夫說道“米沙,海軍陸戰營到了馬馬耶夫崗之后,你打算如何安置他們”
索科夫最初的設想,是讓海軍陸戰營堅守北崗,他們的兵力相對充足,不管是南崗還是北面的紅十月廠出現危險時,都能及時地進行救援。但轉念一想,這支部隊雖說戰斗力比較強,但他們并不熟悉城內的環境,也不了解自己的作戰風格,沒準幾天時間就拼光了。因此他打算等回到了馬馬耶夫崗,再和旅指揮部的副手們商議該如何布置這支部隊。
此刻聽到別雷先問起此事,索科夫便將自己心里的考慮說了一遍,隨后反問道“別雷上校,您有什么好的建議嗎”
“我是這樣考慮的,”別雷見索科夫向自己虛心請教,也不藏私,而是主動地說道“你手下不是有四個營么,可以把海軍陸戰營的指戰員,以兩百人為一組,分別編入四個營。剩下的人,就作為旅的直屬部隊,這么安排不管可以確保部隊的戰斗力,而且你手里也多了一支可以靈活掌握的機動部隊。”
“別雷上校,您說得太有道理了。”對于別雷的這個建議,索科夫略微思索了片刻,便果斷地認可了。按照別雷說的方式進行安排,一來不用調整部隊的防區,二來還增加了現有部隊的戰斗力,的確是一舉兩得的好辦法“等回到馬馬耶夫崗之后,我們就按照這種方式來分配兵力。”
萬尼亞看索科夫和別雷的談話差不多結束了,便走了過來,指著停在碼頭上的一條駁船,好奇地問“旅長同志,我們就乘坐這條駁船,直接進入城市嗎”
“這可不行。”索科夫擺了擺手,說道“雖說從這里坐船,順流而下,到達馬馬耶夫崗是最近的路線,但中間一段河流處于德軍的炮火封鎖區域,我們直接下去肯定會傷亡慘重,因此要先渡河到對岸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