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進攻的羅馬尼亞軍,似乎早就猜到了蘇軍會在另外一處高地上,用炮火攔截自己的進攻部隊。南崗上的迫擊炮剛開始射擊,便立即有四輛坦克調轉炮口,對準南崗進行炮擊。一門正在射擊的迫擊炮,被敵人坦克發射的高爆榴彈命中,當場被炸得稀巴爛,幾名炮手也被炸得血肉模糊。
北崗上的機槍陣地被敵人的坦克炮火摧毀后,敵人的步兵距離陣地只剩下了不到八十米,戰士們立即用手里的沖鋒槍和步槍射擊,試探將潮水般涌上來的敵人打下去。在陣地上擔任指揮的二連長,見情況不妙,連忙給果里亞打電話,急匆匆地說“營長同志,敵人太多了,我們頂不住了,請求支援,請求支援”
果里亞接到自己部下打來的電話,有些不悅地說道“二連長,你是怎么搞的戰斗剛開始幾分鐘,你們就頂不住了”
“敵人太多了,太多了。”二連長哭喪著臉報告說“我們的彈藥快消耗殆盡了,敵人眼看就要沖上我們的陣地。我請求支援,我請求支援”
對于二連長的請求,果里亞不敢擅自做主,只能將詢問的目光,投向了坐在一旁的副旅長維特科夫身上。維特科夫沒想到堅守在外面的二連長,居然會在這么短的時間內,就向自己求援。他雖說管理步兵旅的時間不長,但對全旅排以上指揮員的能力都有所了解,這位二連長是第102營里最能打的一名連長,假如他都覺得頂不住了,由此可見,敵人的實力有多么強大。
想到這里,維特科夫沖果里亞點了點頭,說道“果里亞大尉,我知道部隊的彈藥不多,要想像從前那樣擋住敵人,是非常困難的。立即把昨天補充給你們的水兵戰士都派出去,有了他們在,就算是拼刺刀,我們也不會吃虧。”
事后證明,維特科夫在這種時候,果斷地派出了新補充的海軍陸戰營的戰士,是多么正確的一項決定。但這些戰士從坑道里鉆出來,魚貫著進入參差不齊的殘破陣地時,羅馬尼亞軍的士兵,距離戰壕不過十幾二十米遠。
在如此近的距離里,還打陣地戰就沒有多大的意義了。于是,三名帶隊水兵連長沖著自己部下高喊著“全速前進全速前進”
陸軍進攻時,喜歡喊“烏拉”。而水兵在進攻時,喜歡喊的卻是“全速前進”。聽到連長們的喊聲,水兵戰士們立即挺著刺刀,朝著對面的敵人勇敢地沖了上去。
十幾秒之后,兩支穿著不同制服的軍隊撞在了一起。由于隊形太密集,無法展開捉對廝殺,大家都擠在一起,端起手里的刺刀,不斷地朝前方穿著不同制服的敵人刺去。所有人的動作很簡單,就不斷地刺出、收回、再刺出、再收回
就在如此機械而不斷重復的動作中,不斷地有人倒下,吼叫聲和慘叫聲不絕于耳。有的人當場就死掉了,有的雖然還沒死,但只要他們倒下,就根本沒有再爬起來的機會,幾乎是一倒下,立即就有無數只腳踩在他們的身上,繼續進行拼刺和廝殺。
待在指揮部里的索科夫,得知北崗陣地前慘烈的白刃戰之時,整個人都被震驚了。他拿著話筒問待在山頂的觀察哨“下士同志,敵人的進攻被我們打退了嗎”
“沒有。”觀察哨回答說“敵人雖然看起來傷亡要遠遠大于我軍,可是他們依舊沒有絲毫撤退的跡象,而且遠處還有部隊正朝這邊趕過來,看樣子是準備增援他們在山坡上作戰的同伴。”
索科夫放下電話后,望著西多林問道“參謀長同志,能呼叫伏爾加河對岸的炮兵,消滅正在和我軍混戰的羅馬尼亞軍嗎”
“旅長同志,這恐怕不行。”西多林搖了搖頭,回答說“如今的戰斗在北崗的西側進行,這個角度對伏爾加河東岸的炮兵來說,就是一個炮火很難打到的反斜面。要想不讓敵人占領北崗,如今唯一的辦法,就是把預備隊派上去增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