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避免不必要的傷亡,他準備給崔可夫打電話,詢問能否按照原來的時間進行反擊。不過就在他的手摸到話筒時,忽然想起西多林曾經提到之所以要提前進攻,是因為局勢發生了變化,便好奇地問“參謀長同志,你剛剛說到出了一些狀況,你能告訴我,到底是怎么回事嗎”
“敵人為了阻止我們和友軍在奧爾洛夫卡北面會師,集中了大量的步兵,在飛機、坦克和大炮的掩護下,向無名高地發起了一次又一次的進攻。堅守在陣地上的部隊,幾乎每天都要損失一個師。”西多林表情嚴肅地回答說“而我們向奧爾洛夫卡靠攏的部隊,又遭到了敵人的頑強阻擊,根本無法向前推進。司令員擔心一旦無名高地失守,北上的敵人就會調頭南下,到時我們的反擊會變得更加艱難。”
索科夫沒想到在奧爾洛夫卡北面的形勢,會變得如此嚴峻,如果德軍真的重新奪回了無名高地,等于就是讓城內外部隊會師的企圖成為泡影。到時德國人只需要留下少量的部隊,憑借險要的地形,來阻擋羅科索夫斯基的部隊,然后放心大膽地調集兵力,來對付南面的城內守軍。
見自己無法改變此事,索科夫在心里暗暗地嘆了口氣,隨后問道“伊萬諾夫上校的部隊什么時候出發”
“天黑就出發。”西多林向了索科夫解釋說“天黑之后,敵人的空軍就無法出動了,而他們的炮兵擊中目標的幾率也會大大降低。同時,部署在山崗上的炮兵觀測員,也能根據德軍炮兵射擊時的炮口焰,準備地判斷出敵人炮兵陣地的位置,召喚我們的炮兵進行精確打擊,爭取在最短的時間內,摧毀敵人的炮兵陣地。”
“一支部隊在陌生的區域登陸,白天還好一些,至少能看清周圍的環境;而晚上就不行,黑燈瞎火的容易引起混亂。”索科夫叮囑西多林“參謀長同志,你一定要派專人去接應。”
“放心吧,師長同志。”西多林向索科夫保證說“我一定會讓近衛第41師的戰友們,順利地登上北崗陣地。”說完這些后,他停頓了片刻,又接著問,“師長同志,我想問問,近衛師的戰士們登陸之后,把他們安置在什么地方”
索科夫以前計算過,南北兩個山崗的坑道工事,容納六千人已經是極限了,這次一下就來了八千人,如果把他們都塞進坑道,沒準會引發窒息事件。因此他在思索一陣后,回答說“坑道里的空間有限,恐怕無法一次性容納那么多的部隊。按照我們昨天的作戰部署,近衛第122和124團作為第一梯隊,首先展開對敵人進攻,而第二梯隊由近衛第125團組成。我看,就讓125團入住坑道,擔任進攻的兩個團,就部署在南崗東面的開闊地上。”
步兵旅到處進駐馬馬耶夫崗時,就在南崗的東面空地上駐扎過很長的時間,因此西多林對索科夫的這種說法沒有反對,而是點了點頭,說道“好吧,師長同志。等近衛師的戰士們登岸之后,我就派警衛營去安頓他們。”
別爾金聽到這里,忍不住問了一句“師長同志,如今天冷了,特別是晚上的氣溫更低,讓戰士們待在開闊地上,會不會出現凍傷的情況啊一旦出現大面積的凍傷,恐怕在明天的進攻戰斗中,部隊的戰斗力就會大打折扣。”
別爾金的話給索科夫提了個醒,讓他想起前世在莫斯科做生意時,所在的市場就曾經推行過007政策,要求商戶一天24小時,一周7天,一個月四周,必須全天候地開門營業。當時也是十月,由于沒有暖氣,白天還無所謂,到了晚上,那些在路邊擺攤的商戶,就曾經出現過不少凍傷,以至于第二天一周,就有醫院的救護車,來救治那些被凍傷的商戶。
為了避免類似的事件重演,索科夫思索了良久,然后問西多林“參謀長,我們的倉庫里還有帳篷嗎”
“有的,”西多林點著頭說“容納五六千人的帳篷倒是有,不過我擔心天亮之后,擺放帳篷的地方會被敵人的偵察機發現,到時要引來轟炸就麻煩了。”
“在南崗的東面布置帳篷,只是為了讓近衛師的戰士,在晚上不至于被凍傷。”索科夫對西多林說道“至于明天白天,敵人的注意力會被我們的反擊所吸引,根本顧不得我們所搭設的帳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