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科夫接到了波波夫發來的電報,得知他們將在天黑之后,向自己所在的盧甘斯克突圍,便吩咐維特科夫“參謀長同志,波波夫將軍已經下定了突圍的決心,我們要做好接應的準備。立即部署一個坦克旅在城市的西面,隨時做好接應的準備。”
“司令員同志,”對于索科夫的這個安排,維特科夫提出了自己的質疑“我們如今距離波波夫將軍的快速集群,足足有兩百公里,而且中間還有不少德軍的防線,難道就坐在這里干等嗎”
“參謀長,你有什么不同意見嗎”索科夫不動神色地問。
“我覺得我們應該主動出擊。”維特科夫說道“如果我們按兵不動的話,那些敵人就會集中力量全力阻擊波波夫將軍的部隊。可要是我們同時相向攻擊,就能以最快的速度,突破敵人的防御,實現會師。”
“我覺得參謀長同志說得對。”維特科夫說完后,別雷附和道“如今在我們兩軍之間的德軍,并沒有什么像樣的防御工事,只要我們實施相向攻擊,是很容易打破他們的包圍,與波波夫將軍匯合的。”
“我們不是不支援波波夫將軍,而是時機還不成熟。”索科夫見眾人一臉疑惑的樣子,便向他們解釋說“波波夫將軍雖說下定了突圍的決心,但畢竟他還沒有開始實施,這就導致整個行動充滿了變數。萬一我們的部隊剛派出去,瓦圖京將軍就強行命令他放棄突圍,那我們趕去配合的部隊,就有可能一頭扎進敵人的中間。”
說到這里,索科夫轉向了別雷和西多林“我想你們應該還記得,去年九月初實施的反擊作戰中,頓河方面軍的一個坦克旅,經過激戰后,成功地突破了德軍的包圍圈,勇敢地沖向了奧爾洛夫卡,但由于后續部隊沒有跟上,而城里的部隊也無法派出部隊去接應,結果導致他們全軍覆滅。”
經索科夫一提醒,別雷和西多林都想起了此事。別雷點了點頭,說道“米沙,你說的也有道理。假如我們的坦克旅出擊之后,而波波夫將軍的突圍行動卻被取消,那么這個坦克旅就會成為孤軍深入,隨時有被德軍殲滅的可能。”
維特科夫作為第62集團軍的副參謀長,對索科夫所說的這件往事,自然也有印象。他遲疑了半天之后,終于表明了自己的態度“好吧,我同意司令員同志的意見,就先把坦克旅部署在西面,等到時機成熟再出擊。”
“米沙,我看你還是把接應友軍的任務,交給我的坦克旅來執行吧。”別雷主動向索科夫提出“新來的兩個坦克旅剛剛部署完成,要從現有的防區調到城市西面,恐怕會引起不必要的混亂。而我的坦克旅一直部署在西面,要出擊的話,是非常有優勢的。”
索科夫盯著地圖思索了一下,發現要把城里的兩個坦克旅調到城西,的確會在一定程度上引起混亂,在經過反復的思考之后,他同意了別雷的提議“那行吧,我就暫時不調動城中的坦克旅,還是由您的坦克旅做好接應友軍的準備。”
“從紅軍村到這里有兩百公里,如果步行的話,最快要三到四天時間。”西多林提醒索科夫“師長同志,您看是否應該安排一些車輛,讓這些部隊快點轉移出來”
“西多林中校說得對。”維特科夫說道“經過這么長時間的戰斗,波波夫將軍的部隊里,肯定有大量的傷員。傷員的存在,勢必會拖慢部隊的行軍速度,若是有車輛代步,那么他們就能更快地擺脫敵人。”
“參謀長,您說得很有道理。”索科夫何嘗不明白這個道理,但他如今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自己手里根本就沒有運輸工具,怎么幫助友軍快速轉移呢“但是我們作戰集群里,根本沒有什么運輸車輛,怎么去幫助波波夫將軍呢”
“師長同志,”正當維特科夫也為難時,西多林忽然開口說道“您還記得前幾天,我們在比列鎮和德軍戰斗時,趕來支援的步兵第379師嗎”
“記得。”索科夫有些哭笑不得地說“等他們趕來時,比列鎮內的戰斗已經結束了。怎么,西多林中校,你怎么想起提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