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命令的下達,掛在卡車后面的火炮被摘下來,德軍炮兵開始緊張地布置陣地,準備對蘇軍的陣地實施炮擊。
十幾分鐘后,針對蘇軍的炮擊開始了。
由于炮兵陣地距離蘇軍的工事不過五六公里,而且還有前方的炮兵觀測員的射擊參數,因此進行兩三炮試射后,密集的炮彈就落在蘇軍簡陋的野戰工事里爆炸。一時間,火光沖天、硝煙彌漫,蘇軍陣地所在的山丘,變成了一座正在噴發的火山。
坦森站在一個視野開闊的位置,望著遠處滿是火光和硝煙的陣地,臉上露出了得意洋洋的表情。他放下望遠鏡,吩咐參謀長“命令第2裝甲團、摩托化營、第3擲彈兵團,趁著俄國人的陣地遭到我軍猛烈炮火打擊的有利時機,沿著公路快速地朝俄國人的工事推進。”
一連串的命令下達后,停在路上待命的德軍、滿載士兵的裝甲運兵車和卡車,又重新啟動,沿著公路朝蘇軍陣地所在位置前進。
按照事先的約定,乘坐裝甲運兵車和卡車的士兵,將在距離蘇軍工事八百米的地方下車,在這里不用擔心會遭到己方炮火的誤傷,同時還有足夠的空間展開部隊。
德軍的炮兵剛開始試射,部署在第一道防線的蘇軍,就忙不迭地沿著交通壕,偷偷地轉移到了反斜面的陣地里。至于觀察哨,則布置在山丘上,落在這里的炮彈,可比半山腰上少得多,他們可以從容不迫地觀察遠處的德軍動向。
而待在團觀察所里的戈里亞奇金,看到德軍毀天滅地的炮火,先是一驚,隨后就變得坦然了。他心里暗想幸好司令員同志命令我們修筑反斜面工事,并命令我們在遭到炮擊時,迅速把部隊轉到了反斜面的工事,以減少敵人炮火對我軍的殺傷。如今看來,司令員同志的部署是的,不少戰士來到反斜面后,還站在戰壕外面抽煙,絲毫把山丘另外一側的炮擊當成一回事。
站在他旁邊的祖明特連忙說道“中校同志,您看到了吧。如果我們修筑反斜面工事,那么我們的指戰員就不得不待在簡陋的野戰工事里,遭受敵人的炮火洗禮。我真不敢相信,在如此密集的炮擊結束后,陣地上還能剩下幾個活人。”
對于祖明特的這種說法,戈里亞奇金倒是很贊同,他以前還是營長時,也曾在不少的地方打過仗,他親眼看到自己的戰友在敵人猛烈的炮擊下灰飛煙滅。而如今推出了這個反斜面工事后,居然就能大幅度地降低敵人的炮擊所造成的傷害,簡直太令他感到意外了。
第2裝甲團裝備的幾乎都是豹式,該的外形好,火力強,機動性也較好,德國人準備用它來取代三號和四號,因此將其稱為五號,直到19442月,才被正式改稱為豹式。
接近蘇軍陣地的這一塊地方,兩座山丘之間的距離達到了六十多米,完全可以同時展開四五輛。見到這里的地形有利于的展開,德軍的指揮官立即命令以五輛為一排,等炮火一停下,就掩護步兵沖向蘇軍的陣地。
炮火剛停止,沒等山坡上的硝煙散去,德軍就展開了進攻。但令他們想不到的是,躲在反斜面陣地里的蘇軍指戰員,聽到外面的炮擊結束了,也紛紛沿著交通壕,重新返回了自己的陣地,并做好戰斗準備。
進攻部隊距離蘇軍陣地還有四百多米的地方,忽然傳來兩聲巨響,隨后跟在后面的德軍步兵,就目瞪口呆盯著自己前方開路的,已經側翻在地上了。
看到側翻的,德軍指揮員的腦子里就開始快速思索“這到底是怎么回事難道是碾上了俄國人的反地雷不想啊,如果真的是碾上了地雷,肯定會發生驚天動地的爆炸,可如今就傳來兩聲奇怪的響聲,隨后就有兩輛傾翻在地上,這到底是怎么回事”
那些受到驚嚇的德國兵們,湊近仔細查看后,發現是因為陷進了一個坑里,從而導致翻車的。他們七手八腳地把兵從里救出來之后,繼續研究蘇軍的這個陷阱。研究一陣后,他們發現蘇軍是挖了一個一米多深的坑,隨后在上面蓋上一層厚木板。木板能承受人和普通車輛的重量,就算壓上去也不會掉進陷阱。但豹式則不一樣,它的自重讓它足以壓塌蘇軍搭在陷坑上的木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