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前方進攻不順利,格里岑科從警衛營里調了兩個連,去加強前沿的部隊,如今身邊只剩下了一個連。警衛營長接到命令后,覺得不能把所有的兵力都用來攔截敵人的,因此他留下一個排,繼續負責師部的保衛工作,而他則帶著另外兩個排的戰士,去攔截敵人這輛落單的。
出現在這里的德軍,是因為天太黑而迷路。如今快天亮了,兵車長發現前面似乎是蘇軍的陣地,便命令炮手開了一炮。沒想到這炮響過之后,卻出現了大量的蘇軍,他們在簡陋的戰壕里跑來跑去,車長連忙發號施令“再次裝填”
隨著命令的下達,裝填手快速地把炮彈裝填進了炮塔。在短暫的瞄準后,炮彈就發射出去了。炮彈落在距離戰壕兩米多遠的地方爆炸,掀起了沖天的泥柱,紛飛的泥土,讓正在戰壕里跑動的戰士們蹲了下去。
“少校同志,”一名戰士緊張地問趴在自己身邊的警衛營長“敵人的距離他們至少四百米,我們怎么才能打掉它”
“不要著急。”看到敵人的停留在距離戰壕很遠的位置,營長明白讓自己戰士跑那么遠的距離去炸,純屬是讓他們。因此在短暫的思索之后,回答說“往下傳,大家注意隱蔽,我的命令,誰也不準開火”
營長的命令,通過左右的戰士,迅速地傳遍了整個陣地“營長有命令,注意隱蔽,他的命令,誰也不準開火”
德軍車長命令炮手開了兩炮后,發現蘇軍根本進行還擊,他立即明白,對方遠程反武器,根本無法在遠距離摧毀自己的。不過要讓他繼續用炮火轟擊那些躲在戰壕里的俄國人,他又不太情愿,因為這樣是在浪費寶貴的炮彈。
“車長,”駕駛員見車長既不下達前進命令,也再命令炮手開炮,便試探地問“我們接下來該怎么做,就一直停留在這里嗎”
“難道你不知道,我們步兵的掩護,是根本無法通過俄國人的戰壕嗎我可不想自己的被俄國人擊毀。”車長說著,就用車載電臺聯系上級,希望對方能派點步兵來支援自己。
“什么,你說發現了俄國人的指揮部”德軍指揮官聽完車長的報告后,頓時喜上眉梢“我立即給你派兩輛和五輛裝甲車過去,你們一定要把俄國人的指揮部端掉。只要干掉了他們的指揮部,那些正在進攻帝國師的俄國部隊,就會因為失去統一的指揮,而陷入混亂之中。”
師參謀長看到德軍停留在幾百米外,不再采取行動,便向格里岑科建議道“師長同志,這里太危險了,我們還是轉移到別的地方嗎”
“不行,我們不能在這種時候離開。”格里岑科固執地說“別忘了,外面還有兩個排的戰士準備和敵人拼命,如果我們選擇此刻離開,對他們的軍心、士氣都會產生不利影響的。”
“好吧,師長同志。”見格里岑科不愿意離開,師參謀長只好放棄了轉移的念頭“我留下來陪您一起面對敵人。”
“參謀長,給前沿的部隊打電話,讓他們加快進攻速度。”格里岑科少將并非是一意孤行,他知道擺脫困境的最好辦法,就是加快進攻速度,突破敵人最后的防線,與迎面趕來的友軍會師。只要雙方合兵一處,那么這些敵人就不足為慮了。
被南北兩路部隊壓縮在狹窄區域內的德軍,大概還有四千人。師長跑了,剩下指揮部隊的就是各團團長。這些有著豐富戰斗經驗的軍官們,很快就發現來自兩個方向的蘇軍實力差距,從北面南下的部隊,打得不急不緩、頗有章法;而從南面北上的部隊,則是一味地猛打猛沖。了解蘇軍的作戰特點后,德軍采用了北面防御,南面防御加反擊的戰術,來應對蘇軍的進攻。
他們在擊退步兵師的進攻時,都會不失時機地發起反攻,不光給蘇軍造成了巨大的,同時還能恢復一些丟失的陣地。
步兵師的三個團在經過一個通宵的戰斗,早已是慘重,根本無力再發起新的進攻。偏偏這時,師參謀長還給各團團長打來電話,說在師部附近發現了敵人的,為了確保師部的安全,讓他們必須加大進攻的力度,務必要盡快突破敵人的防御,與迎面而來的友軍會師,把部隊從危險中解救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