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一
莫驚春下場考試的那天,大嫂徐素梅將特地去譚慶山求的符給了他。
父兄在外打仗來不及趕回表示心意,但已是早早送回了他們在外面的佩刀。
他出門的時候,看著擺在門前的兩把大刀氣笑了。
“莫大,這是什么鬼東西”
十八歲的莫驚春站在門內,遙遙地指著那兩把散發著血腥彪悍之氣的大刀,只想將東西丟回去給父兄的腦門上。
親衛莫大是千里迢迢趕回來的,笑得合不攏嘴,“二郎,這可是老將軍和將軍特特給您送回來的,說是給您辟邪的”
徐素梅起了個大早,本是為了送小叔子去考試,結果看了這處鬧劇,也忍不住笑了出來。
“好了好了,子卿今兒要去考試,你們弄這倆血氣沖天的刀器來做甚難不成,還能給他送去考場”
莫大認真說道“要是二郎愿意,咱這就去租一個最近的院子,就供著”
莫驚春跳了起來,一巴掌拍在莫大的腦門上,將挎包里的東西都收拾好,氣沖沖地出了莫府。墨痕在后面追著,幾步竄上了馬車,再加上兩個家丁,這便算是護送了。
此時此刻,正在和父兄置氣的莫驚春,正在莫府前收拾大刀的莫大,正扶著門微笑的徐素梅,壓根沒有想到,在一個多月后,他們迎來的,是莫驚春被點為探花的好消息。
莫家是在莫飛河成為將軍后,才逐漸發家的。
在京城人家里,莫家因著發家時間短,時常被暗地譏諷是泥腿子。只是,再是如何,面上的尊敬還是有的。畢竟,莫廣生在長成后,也已然闖出名頭,子承父業。只消沒出差錯,至少可保莫家百年無憂。
而莫驚春
在這一次科舉前,也沒多大風頭。
畢竟,他選擇了另外一條路,埋頭苦讀的時間都占了大半,壓根沒時間出外溜達。
三年一次的科舉,每三年都會出的狀元榜眼和探花,其實并不稀奇。
稀奇的是莫驚春的歲數。
一十八歲。
正是年輕氣盛的時候。
世家再是不喜科舉,也不得不承認在朝堂這些年的大力扶持下,科舉已然成為朝堂補充官員最直觀的途徑。而這考試的難度,即便是他們的子弟下場,也未必能十拿九穩。
莫驚春能在這么年輕的歲數就被點為探花,實在難得。
春日宴上,新任一甲三位進士身披紅袍,可謂是人逢喜事精神爽,就連其中面相稍遜的榜眼,在這喜色中,也顯得與別個尤為不同。
這春日宴起初是民間所辦,到了后來,帝王為了擴大科舉的名氣,便特事特辦,命吏部主辦這每三年一次的春日宴。那時,不僅皇帝宮妃會參與,就連京城上下也無不是在這場熱鬧中。
而這春日宴上,便有一特殊的習俗。
這被點為探花的進士,需要在滿園里尋到一株最美的花,采摘下來,送回園中,令與會者評價。若是不得中,那探花便需要當場作詩一首,罰酒三杯。
而今年,自然輪到了莫驚春。
探花探花,這般優雅的稱謂,落在莫驚春的身上,正是相配。
也有人道,怨不得陛下在一甲三人中,獨點了莫驚春為探花,實則是這名頭與其相貌,合該是最適宜的。
莫驚春穿行在花林中,只覺得袖口都染滿了淡淡的香氣。
他的面色有點紅。
是吃了些酒。
莫驚春不勝酒力,最終是狀元看不過眼,給他擋了兩杯。
又正巧陛下召他過去,將這舊日習俗一點,莫驚春如同得了恩赦,忙躲開了那酒氣,步往那片嬌嫩漂亮的園林中。
他捋了捋寬大的袖袍,皙白的手腕露了出來,正在面上扇風。
秀麗干凈的面上,白中透紅,一看就是剛從酒席里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