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秋風嘿嘿冷笑道“但愿你不要看錯才好。“
那少年道“這便是你們中原漢饒俠義道么”
厲秋風道“以俠義應付俠義道,以詭計應付詭道,我做的沒錯兒。”
少年道“中原漢人滿口仁義道德,你的師長難道沒有教你以德報怨么”
厲秋風搖了搖頭道“瞧你的樣子,還沒到黑白不分、善惡不明的地步,想來也是仰慕我中華文明,讀過圣賢書的人罷”
那少年張口想要反駁,卻又無可辯駁,只得“哼”了一聲,惡狠狠地盯著厲秋風。
厲秋風卻渾不在意,道“你武功不錯,更兼心狠手辣,出手之際,不辨善惡是非,只要殺得了對手,無所不用其極。教你文才武功的那人,想來對我中原不屑一頓,視我等如草芥。只是你又不得不用中原的文字,讀圣賢所寫之書,這讓你很是不開心罷。”
那少年微微一怔,低頭若有所思。
厲秋風道“你瞧中原不起,卻又不得不承認得到了中原的恩惠,這讓你惱火而又有些羞愧,所以你屠殺中原武林人士便比別人更為兇狠,便是要借著屠殺,將心中那點羞愧也盡數逐盡。對你這等禽獸不如的奸佞人,我若還和你講什么仁義道德,那我豈不是蠢到了豬狗不如的境地了么”
那少年被厲秋風駁斥地無言以對,只是露出了野獸一般的目光。厲秋風嘿嘿笑道“我原本不想殺你。只是你這子資聰明,練劍又很用功,指點你劍術那人也甚是撩。我若不將你除掉,只怕三年之后制不住你。況且這三年之中,那人勢必要你與中原武林高手比武較技,還不知道有多少英雄豪杰要傷在你的手里。我今日便殺了你,以除后患。”
那少年登時臉色蒼白,嘴角不住抽搐,顫聲道“你們俠義道不是揚言不會趕盡殺絕么”
厲秋風冷笑道“厲某出身錦衣衛,不是武林中人,更不是什么俠義道。論公論私,都應該將你殺掉”
那白衣艷婦嚇得面色大變,又跪倒在地,苦苦哀求,到得后來,更是伏地大哭。
厲秋風緩緩拔出長刀,雙目緊盯著那少年道“嘉靖六年九月,河間府劈掛拳掌門人楊老拳師與一名到訪的神秘劍客過招,原本只是江湖中尋常的比武較技,這劍客卻下手不容情,十招之內斬下楊老拳師的人頭,隨后又將他獨子四肢削斷,變為廢人。
“嘉靖七年大年初一,汾陽府歇馬山莊莊主張禹與一名劍客比武,不過七招便被對手一劍砍為兩斷,四名弟子被殺。嘉靖七年十月,漢中府青城派傳人呂師傅與人比武,本已大占上風,只是兵刃上吃了虧,長劍被對手削斷,呂師傅便即停手認輸。哪知對方得理不讓人,竟然一劍將呂師傅刺死。在場的幾名江湖前輩上前理論,卻均被敵人殺死。嘉靖九年六月,武昌府的陳老先生辦六十壽筵。陳老先生出身武當派,劍術獨步湖廣,為人俠義心腸,是武林中人所共仰的前輩。只是壽筵之上,竟然有一個孩童向陳老先生挑戰。兩人交手百余招,陳老先生將這孩童制住。只是陳老先生點到即止,卻沒料到那孩童竟然突施偷襲,一劍刺穿了陳老先生的咽喉”
厲秋風到此處,那少年一臉驚恐,如同身在冰窟之中,牙齒相擊發出“喀喀”之聲,顫聲道“這些事情、你、你如何知道”
厲秋風將長刀輕輕搭在少年頸上,冷笑道“教你讀書的師傅沒和你過么若要人不知,除非已莫為。你用這些英雄豪杰來給你喂招,殺饒手段千變萬化,卻又和我談什么俠義道什么以德報怨。歸根到底,就是你可以不受江湖道義的約束,想殺就殺,卻又要別人和你講仁義道德。這普下的好事都被你占了,你這如意算盤可打得很好嘛。”
那白衣艷婦見厲秋風長刀如雪,已自在少年頸中留下一道細細的紅印,嚇得肝膽俱裂,膝行了兩步道“大爺,求你放過名兒。他、他只不過是一個孩子,都是別人教唆,才會出手殺人。您饒了他罷,我這便帶他回到家鄉,千里萬里,絕不敢再到中原作惡。”完不住在地下磕頭,直將額頭撞破,鮮血長流。
那少年面露厭惡之色,只是現在命懸敵手,卻也不敢再像方才那般倔強,只是呼呼喘著粗氣。
厲秋風冷笑道“那人雖然教你讀書識字,只是他本人便是半瓶子醋,劍術還馬馬虎虎過得去,這圣賢書卻被他讀得歪了。以德報怨,那是孔夫子的話,不過他教你時斷章取意。孔夫子的原話是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這是論語中的一句話,是他的弟子問道別人打我傷我,我不反抗,要用德行來感化他,這樣做好不好孔夫子回答以德報怨,那何以報德別人待你好,你自然要待別人好,別人待你不好,你也不必和他講什么仁義道德。子,記住了沒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