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秋風道“這些捕快不會與咱們為難,事情便好辦的多了。我聽尹捕頭與馮師爺說,這王廟村東西兩頭的路口都由捕快把守,絕不會與黃姑娘為難。只要咱們能夠逃出此地,離開五廟村便不是什么難事。”
黃大小姐聽厲秋風提到了馮師爺,不由得眼睛一亮,道“想不到馮伯伯竟然也來了。他為人正直,足智多謀,不似我爹爹那般糊涂。有他相助,咱們更容易脫身了。”
厲秋風道“這位馮師爺確是了得。他將碧云塢一伙人帶到了此處,便是想讓碧云塢和天龍門內訌。果不其然,蔡家少爺蔡京是一個大草包,到了庵外之后便與天龍門吵了起來。方才碧云塢和天龍門內訌,守在庵后的捕快趁機撤圍,晚輩才能進入庵堂之中拜見圓覺大師。眼下碧云塢與天龍門不和,崔延壽武功雖高,一大半心思倒要放在碧云塢身上。是以晚輩倒有一計,不知道圓覺大師以為如何”
圓覺方才見過厲秋風與三名苦樂庵女尼動手,舉手投足之間,便將三名女尼的劍招盡數化解,而且隱藏著極厲害的反擊招數。若是厲秋風有心傷人,只怕三名女尼的性命早就保不住了。是以她雖然不曉得此人的來歷,卻知道此人絕非尋常人物。
圓覺雖是苦樂庵庵主,只不過原本是無極觀一名不入流的火工道人,武功低微不說,見識更是平常。其后雖然離開無極觀,在江湖之中漂泊了數年,卻也只是隱姓埋名,最后才到了苦樂庵中出家為尼。她雖然為人持重,若論起武功見識,別說與厲秋風相比,即使是那些江湖三流幫派的幫主和掌門人,也要勝過她許多。是以厲秋風雖然年輕,此時倒成了圓覺的主心骨。她聽說厲秋風有了計謀,便即開口說道“愿聞其詳。”
厲秋風道“眼下天龍門和碧云塢大多數高手都守在苦樂庵正門,礙著黃姑娘的身份,他們也不敢硬闖進來,更不敢隨意傷人。而庵堂左右兩側和背后的守衛則是馬馬虎虎,大多都是修武縣衙門的捕快守在那里。是以晚輩想了一個法子,要將守在庵堂左右兩側和背后的天龍門弟子、碧云塢莊丁盡數引到庵門之前,大師便可帶著眾位高僧和黃姑娘自庵后逃走”
苦樂庵是一座小庵,庵中除了圓覺外,便是她的十一名女弟子。除了慧清年紀稍大外,其它十名女弟子的年紀倒與黃大小姐相仿,不過十六七歲的年紀。此時聽厲秋風稱她們為“高僧”,心下好笑。慧清年紀大些,而且為人性子沉穩,倒還沒有什么,只是有幾位年輕的女尼卻笑出了聲來。
慧清見厲秋風面露尷尬之色,當即沖著眾女尼說道“在觀音菩薩面前如此儀態盡失,失禮之極,罰你們默誦二十遍心經”
圓覺性子平和,對眾弟子一向和顏悅色。倒是慧清性子嚴峻,平日里便對這些女尼不假辭色。是以眾女尼不怕圓覺,倒一向對慧清心存畏懼。此刻見慧清面沉似水,都有些害怕。急忙一個個收懾心神,默誦起心經來。
圓覺道“厲施主的計謀倒是不錯。只不過崔延壽為人狡詐,武功了得。要想讓他上當,只怕不大容易。”
厲秋風道“若是碧云塢的人沒有趕到,要想騙過崔延壽這等老奸巨滑之人,確是極不容易。只不過碧云塢諸人到了之后,與天龍門生了齷齪,只怕崔延壽十分精神,倒要留下七分來對付碧云塢。碧云塢大少爺蔡京是一個大草包,方才已與崔延壽起了爭端。只要蔡京留在庵門之前,崔延壽便不會輕易離開。這個奸賊不在庵堂背后,大師和各位師父、黃姑娘從庵后脫身,便要容易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