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把光照之下,卻見兩行淚水,已自從圓覺眼眶中流了下來。
過了片刻,圓覺伸手擦了擦眼睛,這才緩緩坐下,對云軒說道“云真師妹離開無極觀后,踏遍大江南北,想找到那人的蹤跡。只不過那人卻如黃鶴一去不復返,竟然就此銷聲匿跡。直到十余年前,云真師妹才斷了尋找那人的念頭,在修武縣知縣家中做了一名仆婦”
云軒雙眉一挑,道“她、她做了一名仆婦”
圓覺點了點頭,道“我也是幾年前偶然遇到了云真師妹,初時簡直不敢相信是她。云真師妹說了,她罪孽深重,累及師門,雖百死莫贖。自己吃的苦越多,受的折磨越殘忍,身上所負的罪過便會減少幾分”
云軒面露不忍之色,嘆了一口氣,道“當年小師妹最是心高氣傲,她又生美,便是觀里分發的道袍,她也要細細改過才穿。以她的性子,誰會想到竟然甘心做一個仆婦,唉,造化弄人,造化弄人。”
圓覺垂首說道“貧僧瞧著云真師妹雖然飽經風霜,性子卻已變了不少。而且其后與她又見了幾次,她倒不似當年那般凄苦,有時還能說笑幾句。原來這幾年她在縣衙中做仆婦,幫著知縣夫人照看一個家中的女娃兒。知縣夫人為人善良,修武縣城內很多人受了她的好處。云真師妹隨著這位夫人多行善事,原本一心求死的凄苦之心,卻也變成了救世人于危難的菩薩心腸。這幾年她重讀道書,雖不在道門,行的卻是道家扶危濟困之事。”
云軒點頭稱贊,道“小師妹原本就是天性聰明之人,師父在時,常自說道她的衣缽,將來必定由小師妹承接。當年貧道等隨師父學習道德經,小師妹最先體會到這部經書的奧義。想想當年同門的情形,唉,真是恍如隔世。”
圓覺聽云軒提起往事,卻也頗為感慨。只不過云軒這番話對云真稱許過重,對于其他師姐妹略有貶抑,圓覺便不敢點頭稱是。卻聽云軒嘆了一口氣,道“貧道聽云玄師妹說,害了云真師妹的是山西五臺山萬仁寺的多吉喇嘛。云真師妹在修武縣衙隱性埋名,怎么會與多吉喇嘛結了怨仇”
圓覺便將黃家與蔡家結親,云真不欲黃旭落入蔡京手中而帶著黃旭離家出走,結果被多吉喇嘛追蹤,她為了讓黃旭脫身,自己將多吉喇嘛引開,最后兩人交手,云真不敵身亡之事說了。云軒聽到后來,卻也是眼含熱淚,嘴角抽搐了幾下,顫聲說道“當年貧道等十二人拜在先師門下,若論天份,小師妹當屬第一。她年紀雖幼,卻是最先拜師,多得師父教誨,用功又勤。雖然她離開了無極觀,只是先師一身了不起的本事早已盡數傳給了她。若是她勤習不綴,或是對敵之時能使出無極觀的武功,便是有十個多吉喇嘛,又怎么能傷得了她”
她說到此處,一聲長嘆,眼中的熱淚終于流了下來。只聽她喟然說道“小師妹,你原本就是一個癡人癡于生,又癡于死。愿你解脫之后,將萬事萬物看開。也愿師父在天之靈,能化解小師妹這份癡意,帶她同登仙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