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觀溪臺在無極觀左側一處山崖邊緣,東側距離深谷不過數丈,谷中便是一條極湍急的溪流,自北向南奔流而去。圓覺和厲秋風等人隨那兩名無極觀弟子到達之時,已是戌時將交亥時,四周一團漆黑,溪流之聲卻隱隱從山谷下傳了上來。觀溪臺西側蓋了五六間茅屋,兩名無極觀弟子取出鑰匙打開三間屋門,先是將圓覺和黃旭、苦樂庵眾尼分別引入兩間茅屋,又將厲秋風和司徒橋帶到最右側的一間茅屋中歇息。
圓覺和黃旭、慧清等幾名年長女尼同居一屋。眾人坐定之后,那兩名無極觀弟子便即離開。圓覺道“當年貧僧在無極觀之時,這觀溪臺上卻沒有什么房屋。想來近年來無極觀越發興旺,前來觀中的信眾多了,便建了這幾間茅屋來供人歇息。”
慧清道“弟子以前也曾聽說過云軒真人的名頭,今日一見,這位觀主確是仙風道骨,有神仙之氣。無極觀如此興旺,想來實非僥幸。”
圓覺點了點頭,道“這數百年來,無極觀不知道遭遇過多少狂風巨浪,每次都能全身而退,絕非僥幸之事。觀中所傳的武功極為厲害,又仗著地勢之利,更有少林、武當、華山等門派的全力支持,無極觀已然成為江湖中舉足輕重的一大門派。一別三十余年,云軒真人越發沉穩,瞧她的行為舉止,武功修為似已不在當年老觀主之下。”
她說到這里,略停了停,轉頭對黃旭說道“旭兒,你為何不聽從云真師妹的遺囑,不肯留在無極觀”
黃旭站起身來,低聲說道“好教大師得知。晚輩初時只道是無極觀陷害師父,是以心懷怨念。可是這幾日聽從大師教導,又看云玄和云軒兩位前輩的舉止,絕非宵小之輩。晚輩不敢言師父之過,只是想繼承師父的遺志,今后多行善事,這才不想留在無極觀中托人庇護。”
圓覺點了點頭,略一沉吟,這才接著說道“只是你不想留在無極觀,今后卻又有何打算”
圓覺只道黃旭既然不想留在無極觀,只怕是因為云軒雖承認云真仍是無極觀弟子,但是瞧云玄和云逸等人的態度,對云真恨意極深,黃旭到了無極觀中,自然不會有什么好果子吃。而自己與云真素來交好,黃旭便舍棄了無極觀,要隨自己同往山西。她心下已然打定了主意,若是黃旭堅持不入無極觀,自己便要將她帶到山西,待黃家退了這門親事之后,再將黃旭送回修武縣。
卻聽黃旭說道“晚輩打算先到江湖上行走一番,學著師父當年的樣子行俠仗義,扶危濟困。”
圓覺心下一怔,沒想到黃旭雖然拒絕進入無極觀,卻也不想隨同自己一起前往山西,這倒大出她意料之外。她看了黃旭一眼,道“旭兒,行走江湖可不是容易之事。你師父如此武功,最后最后卻也遭遇災禍。何況你師父當年四處漂泊,也不全是為了行俠仗義,扶危濟困。她是想找到坑害她的那個人問個清楚,以贖她的罪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