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光明道“趙光義害死趙匡胤,做了大宋皇帝之后,那些大臣卻也不是傻子,不少人瞧出他得位不正。如宰相趙普等人,暗地里對趙光義并不服氣。統兵的武將也大多是趙匡胤使出來的,對于趙光義這個從來沒有上過戰場的皇帝都有些瞧不起。趙光義為了壓服文臣武將,便想著與遼國開戰,若是能夠取勝,這些人自然不敢再有異心。
“可是厲大俠不妨想一想,趙匡胤是馬上皇帝,先是隨著周世宗柴榮東征西討,身經百戰。陳橋兵變后黃袍加身,雖然沒有御駕親征,但是攻后蜀,伐北漢、滅南唐,無一不是他居中籌劃,再交由王全斌、曹彬、潘美等人執行。趙光義一直都是文臣,從來沒有帶兵打過仗,他也不是莽撞之人。怎么敢初登帝位就甘冒奇險,親征北漢不算,竟然主動向遼國挑戰”
厲秋風道“趙匡胤在世之時,北漢已經只剩下晉陽一座孤城,能征慣戰之將也只有楊家父子。便如同一間破房子,只要踹上一腳,整棟房子都要垮掉。趙匡胤未能將北漢降服,只是忌憚占據幽云十六州的遼國。因為北漢與遼國結盟,若是宋軍圍攻晉陽,遼軍趁機南下,宋軍不免陷于被動。只是趙匡胤死后,遼國內部也發生內亂。想來趙光義攻破晉陽,收服了楊家父子,便想著趁此機會,一鼓作氣,將幽云十六州奪了過來。雖然高梁河一役宋軍慘敗,但筋骨未傷,這才有了后來的雍熙北伐。”
孫光明道“厲大俠說的自然是不無道理,可是其中還有一個關鍵所在,只怕厲大俠并不知道。”
厲秋風心下一怔,不知道孫光明這話是什么意思。卻聽孫光明接著說道“趙匡胤隨周世宗柴榮征討四方,雖然多有戰功,卻一向只充當柴榮的中軍統帥,護衛皇帝安全。在他黃袍加身之前,幾乎沒有獨自指揮一場大戰的先例。周世宗身為皇帝,也是一位不世出的名將,趙匡胤在周世宗麾下,一向沒有什么大顯身手的機會。直到他做了皇帝,方顯露出名將風采。宋軍消滅后蜀、南唐兩場大戰雖然是王全斌、曹彬、潘美等大將帶兵打的,但是戰前制定方略的卻是趙匡胤。也就是說,這幾場大戰還沒有開打,趙匡胤已經有了必勝之算。世人都以為趙匡胤這份本事是老天爺賞給他的,只不過作為他弟弟的趙光義卻另有一番心思。”
“這件事的起源還是在宋軍征討后蜀之時。曹彬入川,從一個老人手中取得了一份陣圖”
孫光明說到這里,厲秋風心下一凜,驀然間想起一件事情,脫口說道“武侯遺陣”
孫光明聽厲秋風突然說話,卻也是悚然一驚,轉頭看著厲秋風,臉上神色陰晴不定。片刻之后,他才沉聲說道“我原本以為厲大俠不曉得此事,看來是我過于自負了。”
厲秋風搖了搖頭,道“慚愧。厲某只是曾經聽司徒橋說過,諸葛武侯當年留下一份陣圖,據說這陣圖奪天地之造化,侵日月之玄機,能驅動鬼神,甚至使人起死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