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家將的故事在民間流傳了數百年,司徒橋和孫光明自然也都聽說過。只不過他們卻不知道楊業追隨北漢主劉崇之時,多立戰功。劉崇為了拉攏楊家為自己賣命,便賜姓劉氏。從本心來說,楊業并不想改了自己的姓氏,只不過他知道若是自己辭謝不受,劉崇定然會猜疑自己。其時北漢朝廷奸臣把持朝政,對手握重兵的楊家父子早就視為眼中釘,肉中刺,必欲除之而后快。是以楊業權衡再三,不得不改了姓氏,楊業自此成了劉業。其時世人為表親近,多稱字而不稱名。楊業字重貴,劉崇賜姓之后,朝廷大臣便稱他為劉重貴。是以方才楊業自報姓名為劉業,司徒橋和孫光明卻從來沒有聽說過這兩個字,便沒有想到眼前這三人便是威名赫赫的楊家將。若是楊業自稱“楊繼業”,他們十有便會知道此人是誰了。
不過更主要的是兩人絕對不會想到,活在數百年前的楊家父子,竟然會出現在長平古戰場的一家酒館之中。
厲秋風認出了楊氏父子,倒不是他讀的書比司徒橋和孫光明多。而是他在京城錦衣衛當差之時,最喜歡到高梁橋的酒館茶肆中去聽書。楊家將、岳飛傳、英烈傳等都是厲秋風最喜歡聽的書。有些文人雅士聽完之后,往往便高談闊論起來。厲秋風因此知道楊業曾因劉崇賜姓而叫作劉業,又名劉重貴。至于楊業六子楊延昭的故事,更是天下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是以楊業說出他兩個兒子的姓名是“劉延昭”和“劉延嗣”之后,厲秋風更加可以斷定眼前這三人就是昔年威名赫赫的楊業父子。
只不過這事情太過詭異,司徒橋和孫光明張大了嘴,再也說不出話來了。
楊業看到眾人一臉驚愕的模樣,只道眼前這些人都是宋人,看到北漢大將楊業突然到了面前,才會嚇成如此模樣。當下他微微一笑,道“各位不必驚慌,漢、宋雖為敵國,只不過咱們父子來到這里,并非要與宋國征戰,不會害了各位。大家大路朝天,各走一邊便是。”
玄機和尚雖然出家為僧,卻是飽讀詩書之輩,是以楊業說出“劉業”二字之時,他便已經猜到眼前這三人是誰。只不過這事情太過詭異,他實在不敢相信眼前這一切都是真的。此時聽楊業出言安慰,他雙手合什,口中說道“楊施主,只怕你還不知道這幾位是什么來歷罷”
楊業一怔,正想說話,厲秋風搶先說道“玄機大師,這事情透著古怪,只怕楊老將軍也弄不清楚到底出了什么事情。咱們先不說大宋和大明的事情,晚輩只想請問楊老將軍,方才是否看到坐在咱們桌邊的那位老者”
楊業搖了搖頭,道“哪有什么老者自始至終,都是只有你們四位坐在這里。”
厲秋風聽楊業說完,又對玄機和尚道“大師可曾見到那位老者么”
玄機和尚點了點頭,道“貧僧確曾見到了那老者,他說給店家送來龍丹草,還將從天后村帶來的一袋黃粱米送與店家煮飯。”
玄機和尚說到這里,眾人都向桌上看去。只見桌子上的菜肴只剩下湯湯水水,此外還有半個饅頭,卻是蘇巖胃口小,只吃了半個饅頭。至于黃粱米飯,卻壓根沒有影子。
厲秋風、司徒橋、孫光明三人面面相覷。三人明明記得各吃了一碗黃粱米飯,又吃了兩個饅頭,怎么此時卻看不到裝過黃梁米飯的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