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孫光明說到這里,對高力士道“高大人,我說的沒錯罷”
高力士面色慘白,顫聲說道“你們、你們到底是什么人這里又是什么地方”
長孫光明道“我們是什么人你不必知道,至于這里是什么地方,我們和你一樣,也是摸不到頭腦。你只要知道我們和你一樣都已著了別人的道兒,眼下已陷入絕境便可。若是你存心隱瞞實情,最后大伙兒只能在這里同歸于盡。若是你想活命,須得坦承相待,咱們齊心合力,或許可以逃得一條性命。”
高力士何等聰明,知道自己眼下的處境極為不利。這些人來歷雖然不明,不過瞧著與自己倒也沒有什么深仇大恨,若是能夠相互幫助,也許可以逃出生天。只要離開這里,憑著自己的武功和太子的勢力,到時再殺人滅口,卻也不是什么難事。念及此處,他心中已有了主意,當下點了點頭,道“方才閣下所說之事,雖屬猜測,倒也是不離十。自從我得罪了太平公主之后,便被趕出了皇宮,劃撥到相王府,服侍小王爺。其時睿宗被廢,與諸位王子一起被幽禁于府中。因此雖然說是相王府,卻與一座守衛森嚴的牢獄無異。宮中的太監都知道,若是被趕到相王府當差,與坐牢也沒有什么區別。”
高力士說到這里,長嘆了一聲,接著說道“我恨透了太平公主,從我離開皇宮的那一天起,便與她結下了梁子。當日是她找到我,要我監視則天大帝。則天大帝待我不薄,我自然不能答應。太平公主生怕我泄露了此事,誣陷我勾結外臣,原本想將我害死。多虧則天大帝垂憐,沒有害我性命,只是將我趕出皇宮,到相王府效力。雖然到相王府當差與坐牢無異,總比被人一刀砍掉腦袋好。
“后來張柬之等人突然起兵,將則天大帝關了起來,推中宗皇帝復位。相王恢復了自由之身,臨緇王也脫離了牢籠。他是一個極聰明之人,心事從來不說與他人知道。只不過我服侍他多年,盡心竭力,是以他待我極好。中宗皇帝復位之時,他便憂心忡忡,常自感嘆中宗皇帝沒有主見,皇后韋氏又十分強勢,只怕則天大帝篡唐之事重演。后來韋皇后忌憚臨緇王英明神武,唆使中宗皇帝下詔,將臨緇王趕出京城,做了潞州別駕。
“其時相王府上上下下都以為臨緇王要大禍臨頭。因為自大唐初年,皇子被流放出京,要么在途中或流放地被賜死,要么在流放地被嚴加看管,甚至衣食不得保全,最后不是重病而亡,就是饑寒交迫而死。是以臨緇王動身之時,相王府中一片悲傷。
“可是臨緇王卻極是高興,圣旨中要他三日之內動身離京,而他在接到圣旨次日便帶了我和另外兩名親隨離開相王府,趕赴潞州上任。待過了黃河之后,那兩名親隨不聲不響地逃走了,只剩下我們主仆二人,孤單單地前往潞州。我見臨緇王全然沒有半分憂傷之色,心下不解,忍不住開口詢問。臨緇王說道,韋皇后篡唐之心已是天下皆知。此時若留在京城,可以說是危如懸卵,韋皇后和安樂公主的刀劍說不定什么時候便落了下來。潞州雖屬邊鄙之地,卻不在韋皇后和安樂公主掌控之下。她們若是要下毒手,遠比在京城困難。何況山西是高祖龍興之地,臣民忠于大唐,日后若是京城有事,自己在潞州振臂一呼,定然是一呼百應。到時起兵勤王,大事可成。
“我聽了臨緇王這番話,心中佩服不已。自那一日起,我便知道將來能坐上大唐皇帝寶座的必定是這位年輕的王爺。雖然前路艱險,只要跟定了臨緇王,將來榮華富貴,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