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武縣自古便是兵家必爭之地,千百年來不知經歷了多少場戰火,原有的古城墻早已蕩然無存。自從大明立國之后,百余年來再無刀兵,倒是難得的平安年代,是以修武縣慢慢恢復了生氣。
厲秋風走出城隍廟之后,便即沿著一條大街自東向西信步走去。只見兩側的房屋甚是齊整,路上的百姓衣著打扮也絕非衣食不足的模樣。他心下暗想,黃崇在此地為官多年,將修武縣治理得確是井井有條。怪不得修武縣的百姓不舍得他離開這里。不過按照朝廷的法制,知縣做了三年,便須要調離原來的治所。黃崇一直留在修武縣做知縣,絕對不是百姓挽留之力。多半是他為官太過清廉,為上官所不喜,是以將他死死地壓制在修武縣。否則以他的資歷,早已應該坐上知府的職位了。
厲秋風信步前行,不知不覺之間已到了縣衙門前。只見衙門正門雖然關閉,兩側角門卻已打開,不時有百姓進出,想來黃崇已經坐堂辦事了。門前站了八名捕快,一個個腰掛鋼刀,手執水火棍,倒甚是雄壯。
厲秋風剛剛走到門前,忽聽一名捕快說道“這不是厲大俠嗎”
厲秋風一怔,定睛望去,卻是一名在云臺山腳下曾被司徒橋打倒在地的捕快。他略顯尷尬,只得咳嗽了一聲,口中說道“縣丞大人在嗎”
那名捕快在司徒橋手下吃了大虧,知道厲秋風更加厲害,是以對厲秋風極為恭敬。他陪著笑臉道“縣丞大人一早就到衙門來辦事了,厲大俠若是找他,去后堂便可。”
厲秋風道了聲謝,急忙向縣衙內走去。他穿過前院,繞過公堂,直奔后堂而去。此時院中巡查的捕快仍然不少,見到厲秋風之后,都十分恭敬。厲秋風按照一名公差所指的道路,在后堂右廂房中找到了于帆。
于帆正在看一份公文,見厲秋風走了進來,便即起身相迎。兩人坐下之后,厲秋風便將萬從云等人打探到的消息說了一遍。他對于帆說道“于大人,如此多的江湖人物到了修武縣城,只怕不是什么好事情,縣丞大人還要預做準備才好。”
于帆點了點頭,嘆了一口氣,口中說道“這千頭萬緒的事情,實在不知道從哪里著手才好。只怕厲兄還不知道,連汝陽衛指揮使胡坤胡大人也到了咱們修武縣城。”
厲秋風自然知道胡家父子到了,而且昨天晚上還親眼看到胡一岳與倭寇大戰了一場。只不過此事沒有說給于帆知道,是以他裝出一副吃驚的模樣,對于帆說道“按照朝廷的律制,衛所的將軍向來不與地方官打交道,何況汝陽離修武有幾百里。這位胡大人到修武縣來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