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的百姓們已經失去了房屋,街頭巷角之中,許多抱著父母的男人、抱著孩童的婦女,都倉皇無助的哭。
他們既是不幸的,又是幸運的。
幸運的是,在這一場災禍之中,相比起那些慘遭掩埋而死的人,他們留得了性命。
可不幸的是,自己的命雖然保住了,可卻可能失去了親人,以及少得可憐的家業。
殘垣廢墟之上,不少人哭喊著徒手挖斷瓦殘片,試圖搶救出一些值錢的財產及糧食來。
此后城中商人借機抬高米糧之價,百姓怨聲載道。
幾天幾夜之后,宮中的大火終于散去,護國神龍奄奄一息。
這幾天飽受雷劈天火驚嚇的皇帝高坐金鑾殿之上,看著下方焦頭爛額的朝臣,一臉的不耐煩。
朝臣們都在上奏
“皇上,天禍之下百姓生活艱難”
“城中死傷無數,尸體堆積,衙門人手忙不過來”
“這些尸體需要掩埋,否則假以時日,恐怕會形成瘟疫”
“近來作奸犯科的人增多,搶劫、淫辱的案件頻發”
各司其職的大臣一一上前,說起災后發生的事,皇帝那張浮腫的臉上露出厭煩之色,似是并不愿意多聽。
“國庫空虛”
換句話說,朝廷無錢、無糧。
眾人焦頭爛額,議論紛紛。
皇帝聽了半晌,終于暴跳如雷,道
“賤民而已,無事則驕逸,勞役則易使,如今死了一些又何妨”
“朕富有天下,大慶子民千千萬萬,死了一些賤民罷了,眾卿又何必以雜事煩朕”
白胖的皇帝十分不耐煩。
災禍之后他睡得不是很舒服,雖說宮人、內侍已經極力侍候,臨時給他搭建了暫居之所,但這又哪有自己的宮殿舒適方便
再加上天災之下,死了不少人,食材短缺,他已經好幾天沒有吃好了,心情自然好不起來。
“如今宮殿燒毀,朕食不知味、夜不能寐,如今銀子自然要用來重建宮殿”
皇帝的聲音擲地有聲,眾朝臣面面相覷,說不出話來。
“至于神都之中有尸體存在”皇帝大手一揮
“便發放道碟。”
大慶對道士自來有優待,一入道門,前塵往事一筆勾銷。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縱然你此前作奸犯科,罪行累累,但如果你改過從善,能入道門,便前事不計。
而這條律令,是在太祖時期簽發。
太祖當年簽發此令的緣故,是感念自己在立國的過程中,道門立功至偉,所以愿意善待道門。
不過太祖當年簽發此令之后,也看到了這條律令的隱患,因此勒令后世子孫,絕不可濫用此條律,以免有些敗類借機脫身,將道門當作保護傘。
大慶傳承幾百年,多代皇帝一直不敢有違此令,直到這會兒,皇帝打破禁令
“只要掩埋一具尸體,小罪可免;掩埋兩具尸體,刺字流放之罪也免;掩埋五具尸體,可發放道碟,不再追究過往的罪過。”
“同時勒令民眾自行掩埋自家親屬尸骨,若不照辦,便派五城兵馬司的人捉拿,嚴刑拷打”
法令一下,成為了無數人的狂歡。
不少人被就地掩埋,大量的敗類借此時機,搖身一變鉆進道門里面,使得道家口碑敗壞。
許多無辜的百姓哭喊連天,怨氣更是濃烈。
在此之后,皇帝并沒有就此罷手,而是再強召民夫為他修葺宮殿。
接著日月交替,時光如箭。
八年時光過去,無數民夫被鞭打著驅使,為皇帝修建宮殿。
不少人不堪負荷,死在這大殿之下,尸體被就地掩埋。
許多人家失去了家中的頂梁柱,只剩下孤兒寡母,最終下場凄慘。
皇宮大殿再度修成,遠比以往更加金碧輝煌。
可是姚守寧看到的,是這宮殿之下的摞摞人骨;看到的是世間冤魂不散。
她看到了盤據在那金殿之上的護國神龍越發瘦小,直到氣息奄奄。
神都大街之上,百姓衣不蔽體,瘦骨如柴。
姚守寧淚流滿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