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地熱不稀奇,本來這座古代遺跡就建在火山邊上。
有熱能設備在正常運轉就不一樣了,這意味著過去二百年中,這座古代遺跡一直有人類幸存者活動。
當確定其中還有熱核熱源在正常運轉,這其中的意義就更非同尋常了!
維持熱核能源正常運轉的難度遠大于正常熱能設備,需要的知識儲備更大,必須是專業人才才能勝任。
如果此事被證實,那就意味著這座古代遺跡下方幸存的古人類群落數量極大,具備了知識傳承的人口基數。
在二百年中,這群人類在遺跡地底,不管他們有沒變異,也不管他們是怎么生存的,他們至少傳承了知識與血脈,這才能在長達兩百年的時間內維持希望之火不墜。
季羅聰這一瞬間有種要落淚的沖動,如果換成本體在這里的話,他應該會為之感動!
這一切都太不容易了……
“這是真的嗎?”極海狙擊都忍不住發問。
“只是有可能,目前還是推測。”極海修文謹慎的說。
“也有可能是下方正好有一座熱核能源廠沒有出事,導致深度變異的人類依附他它,借助它在茍延殘喘,也有可能是被當做魔巢的孵化場。”
這些題外話解釋之后,極海修文接下來同步了眾人視界中的古代遺跡地圖,而后簡述了接下來的整個行動過程。
首先是這一次任務周期比較長,任何一位操控者哪怕是季羅聰都不可能在球形艙中待一整天。
吃喝拉撒問題要解決,更關鍵的是遠程接入是需要用藥劑的,藥效一過,人自然會醒。
由此,這次任務是存在換班制,分早晚兩班制。
季羅聰這一班是晚班,晚上9點持續到早上8點,之后他們這批人下線,會有另一班精英接替他們遠程接入化身繼續探索。
雖然不是很習慣,但季羅聰還是忍住了。
畢竟這不是專用機,不能有潔癖……
之后,極海修文又說了一些交火規則,聯絡通訊等等事項。
他也提到,這次進入災變之風區域,在信號支持上可能會有意外出現,在補給上也是有限。
子彈是不缺,缺的是炸藥、無人機之類的道具,軍車就這點大小,沒法載重更大。
另外,極海修文也簡單解釋了災變之風的情況,包括大災變源頭對于星球造成的損傷。
這些內容季羅聰以前從未聽聞,是以極為關注。
按照極海修文所說,大災變源頭在星球地表留下了巨大創傷,面積差不多有700多萬平方公里,換算一下差不多是整個澳大利亞的面積。
創傷深入星球地幔層,還一度形成了地幔柱沖出地表,這就是暗面深淵為何巖漿橫流的原因。
災變之風就是籠罩這片創傷區域的外圍強風,形成了接天連地的風墻,而是厚度達到數十公里,地表根本無法通行載具以及行走。
這也解釋了為何開場是通過軌道艙降臨到這里,只是唯一的路。
進了里面反而狂風變小了,或許是身處風眼的關系。
至于未來如何將這座古代遺跡建立成橋頭堡,極海修文也給出了解釋。
舊時代的各大城市不光是地面相通,地底也相通,城際軌道在各大城市間無縫連接。
天崩地裂年代后,這些地底軌道坍塌或是被魔物占據,就此癱瘓。
這次進入古代遺跡,對于地下軌道的探查也是重點項目,事關后期的遺跡開發工作。
季羅聰則在這段交流之后,又接到了一個分支任務。
***
分支任務:地底軌道探查。
任務內容:進入古代遺跡廢墟的地底軌道網絡,查明軌道網絡狀況(0%)
任務時間:不定期。
任務獎勵:未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