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后他表示不解,提出一大堆疑問,“功法類要多多益善?學那么多功法不會沖突嗎?是學府的功法不足?你之前說過,人體自身經脈的容納有限,后天轉先天才能無限貯存,你練的再多也沒用啊,你還沒到這一步,這是未雨綢繆?”
姚婭連連搖頭,“不,不是。多多益善是因為我確實需要,不但要看,還要篩選,最后更要練。我是按照自己的設想構造大循環的齒輪,我需要不同的元素,所以要觀摩各種功法,以求所需。”
季羅聰沒明白其中道理,他反問:“功法不是越精純越好嗎?你這個做法是本末倒置,不會越練越駁雜嗎?”
姚婭微微一笑,這次不再搖頭,而是以篤信的語氣語態回復。
“那得看個人對齒輪構造的理解,武者的層次決定了武者的眼光。歸根結底就一個核心問題,在武者心目中,他想要構造的齒輪能為他帶去什么?”
季羅聰諾諾無語,他對此毫無概念,一時根本不知從何說起。
“大循環的齒輪構型可以是各種形態,記住一點即可,它構造的是你功法的核心。你想要什么用的功法,那就構造能實現這一目的的齒輪形態。”
姚婭進入了另一種狀態,這是她最熟悉的領域。
“柔拳武者的層次是一個聚合概念,既包括了個人的天賦能力,也包括了所在門派的強弱以及能在門派中獲得的資源。”
“對于柔拳武者大循化齒輪的構型,通常有這幾種常見的流派。”
“一是古法派,古法派中分傳承與變革兩大主流。”
“傳承流是遵循傳古功法,認為傳承是不得變動、不能變通的祖制,那他練的就是古法,見山是山,見水是水。”
“變革流注重的是變化與革新,武者塑造大循化齒就是塑造自身的功法體系,要有核心,也要有相輔相成。譬如風趁火勢,火趁風威,這就是相輔相成。風趁火勢就是以風為核心,火為輔助;火趁風威則火為核心,風是輔助。”
“以風為核心,風趁火勢是一種變化,狂風暴雨也是一種變化,風雨雷電也是一種變化,怎么變化就要看武者的層次了。”
季羅聰頓時眼界大開,這番論述他聽明白了!
姚婭繼續說道:“各門各派都有諸多流派分支,這些就是變革流的體現,而學府其實也屬于變革流,認為兵無常勢水無常形,有變化才有新生。”
“第二種是道法自然,我們稱為合道派,其中有分合自然之道,逞天地之威,還有奪天地之造化三個流派。”
“合自然之道,是苦修士,亦是苦行僧,也有戒律騎士,他們化古樹清風,餐風飲露,不假外物或是一心一劍,他們不動如山、徐如林、掠如風、侵如火。”
“逞天地之威則是構造模擬天地異象,成則揚名立萬,敗則尸骨無存。可以是扶搖九天的雷霆,也是九淵之下爆發的熔巖,是天崩地裂,也是海嘯龍卷。環蛇女練的功法就出自這個派系的,漩渦與龍卷。”
“奪天地之造化,黑暗年代之后,超凡變異生物與傳奇魔物現世,它們是真正的奪天地之造化的神奇物種,反過來也成為某些門派觀想、解析、構造的對象。”
這一通言論季羅聰大致能聽懂,分析的是柔拳各家法門,但沒法形成具體的概念,因為他遠沒有達到這個境界。
按照姚婭之前的科普,柔拳武者需要氣勁透體而出就需要完成體外大循環,即塑造個人特色的大循化齒來調用天地之力。
白銀階段塑造的大循環齒輪,將在最后成為黃金階段外循環齒輪的核心。
大循環齒輪可以是各種形態,可以是古樹、清風、一柄劍,也可以雷霆、火山與漩渦龍卷。
具現出的形態就是武者調用天地之力的根據,也會因為展現出該武者的功法特性。
這一點季羅聰深以為然,環蛇女無形的漩渦之力讓他感受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