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至午后,北塔遙遙在望!
近距離眺望北塔,最引人矚目的是其中心有一座筆直如塔的宏偉建筑,高度超過千米,塔尖甚至就要觸碰到風暴狂卷的垂云。
通天高塔在大自然的神威中巋然不動,讓遠眺者肅然起敬,這是人類從幾近滅亡的邊緣中掙扎走出,重新傲立在世間的標志。
通天塔周圍一圈是連綿起伏的人造山脈,在東西兩側山頭上又各有一座高樓倚山脈而立,仿佛與山脈融為一體。
季羅聰仔細再看,其實倒也不是一棟高樓,而是依山而建的建筑群,又在山脈的山頭上建起高樓。
東西兩座高樓都是如此,不像通天塔是獨棟建筑,而且在高度上比通天塔明顯矮至少三分之一。
在其他方面,北塔與西城大致相差不多,密密麻麻數十層乃至百層高空軌道串聯起不同高度的城市核心區,風格差異明顯的摩天大樓聚合群落則劃分出不同區域與居民層次,交錯縱橫構成的城市呈現出極致工業化的建筑風格。
在建筑外觀上,北塔比西城有更多銳利的感覺,摩天大樓多見尖銳的樓頂,筆直如刀的外立面,等等不勝枚舉。
北塔科技范更足,更精致,也更酷炫,西城則是相對粗礦的工業風。
以通天塔為終點,整個北塔核心區的外圍是一圈巨大的弧形綠化結構,這是在原本的山脈基礎上再建造了龐大的綠化生態,上下交錯層疊,堆壘出了鋼鐵森林中的唯一綠色,除此之外別無自然風景。
該人造山脈環帶被稱為“達布達多綠幕”,這里是奈法里昂都市內唯一的公園區,有山川原野,有古木參天,有溪河環繞,有花香蟲鳴。
達布達多綠幕形成的人工山脈,及時核心區的屏障,同時串聯起了三座高樓。
在核心區內,通天塔位于最北面,高聳入云,是奈法里昂的最高建筑,也是都市管理中心。
學府位于以通天塔東側,也就是在人工山脈圍繞的核心區之內,東側的建筑群就是學府;西側的建筑群是醫療中心,三城的人工樹巢就在這棟摩天大樓內。
達布達多綠幕高度跟學府近似,在其外圍是平均高度更低的都市樓群,顯然這是有意而為之的設計,一方面襯托出通天塔的宏偉,另一方面也讓城區與通天塔之間出現人為的隔閡。
據傳如果奈法里昂城市遭到魔物攻擊,達布達多綠幕就會成為通天塔的最后屏障,通天塔有能力在斷開與城區的情況下獨立作戰。
季羅聰駕車駛入北塔后,就根據餃子的指引朝達布達多綠幕方位駛去,學府在綠幕的后面,北塔以及奈法里昂的政府部門也在綠幕之后。
如山巒起伏的綠幕,形同一道抵天之墻,將北塔核心區與外圍隔開,內外等于是兩個世界。
一塔二樓之間呈現三角狀,彼此之間以綠幕人工山脈相連,道路平臺都是依山勢走勢而建,高樓與綠幕融為一體。
從密集式的互相纏繞,到錯落有致與自然和韻,從工業風格專向田園風格,北塔的核心區盛開著這個時代匱乏的綠意。
北塔其他區域皆沒有限制,唯獨核心區內有,綠幕外圈可以供任何人游覽,但在內圈,必須通過檢測才能入內。
一旦進入內圈范圍,北塔的人工智能會連接車輛智能主控臺,先驗證車內人員身份,而后會以不同的道路指引分流車輛。
有些可以進入直通道,通過綠幕內圈進入核心區;有些則被篩選出來,需要進行人車檢查后才能入內,那就會被指引到人工檢查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