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在山城隱居幾天,其實他可以不扮演獵人,直接進入天都山脈打怪也不是不行,但這種行為太過突兀,與周圍格格不入,反而容易暴露自己。
以獵人身份作為掩飾,混入人群中,這才是上上之策。
扮演獵人的好處在于他是以獵人身份辦事,完成任務就能有收益,何樂不為?
而且也由此多了一條人脈,來自獵人公會的關系渠道,只要維護好就是多一條出路。
季羅聰是抱著以上想法遂做此決定,并非是心血來潮,他只是短暫低調一段時間,期間借此提升自己,當然是怎么方便怎么來。
接下來季羅聰掃了一遍采集地圖,天都山脈西側綿延數百公里遍布采集點,瀚如星海。
星光似的采集點被人挑中后就會有人數顯示,人數越多顯然收獲越低,還容易出現意外。
如果可以,當然沒有愿意跟其他人分享采集點。
而現實是優質采集點都擠破頭皮,性價比差的采集點就無人問津。
季羅聰把注意到深入天都山脈的采集點都少人問津,這就說明了問題。
無人問津的要么是危險性高,要么就是采集難度大,還有就是路途遙遠,無非就是這些問題。
天都山脈采集點如星羅棋布,每個采集點都會標注該區域的植物品種信息,種類越多色彩就豐富,而且光芒越亮。
有些采集點還會提示此地出沒的魔物異獸,這些是采集獵人的反饋,準確度存疑。
不管這些情報是否準確,在地圖上采集點的價值一目了然,光芒璀璨的都在天都山脈深處,外圍相對星光黯淡。
不光是植物品質信息,采集點上還有近期采集次數與采集量的顯示,這個數字越高,說明采集點的存量就會越低。
光是一個采集地圖,信息如此全面,讓季羅聰頗感意外!
而且不僅僅是地圖,采集獵人只要接了采集任務,也會有評分制度。
每個采集點的任務都有保底數字,采集獵人入場后連下限都沒采到,那會酌情扣報酬,甚至扣積分。若此人空手而歸,直接就是負分。
積分很重要,積分意味著工作能力,負分顯然就是工作能力不合格,在一定時間內還是負分的話,那這位采集獵人就會被摘掉帽子。
不產生效益的采集獵人還有機會嘗試其他獵人,但在采集領域他出局了,除非是自己去天都山脈,否則獵人公會的資源他是享受不到的。
看到這里,季羅聰心中心中有數,從公會制度、規則、情報、后勤以及獎勵等等方面來看,這都是個高效運營的組織。
在優良的運營體系下,有實力的獵人能迅速混出頭,實力平庸的獵人會被榨干,沒實力的獵人會被淘汰。
荒野獵人公會不簡單吶!
在運營上,荒野獵人公會比環蛇秘社只強不弱,再考慮到公會涉及的范圍,這應該也是個巨頭級別的巨無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