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內內息也隨著他的一呼一吸而奔騰流轉,進而又有透體溢出的跡象,溫泉邊上的蒸騰霧氣已經開始出現了異象。
季羅聰注意到了這一細節,他現在思維跳躍,轉念之間又跳回到了練氣的猜想上。
對于這個世界的練氣術,他也有自己的想法!
此時心情暢快,氣血激昂,正好趁著機會捋一捋。
季羅聰上一世也是重度武俠迷,各個年代的武學都如數家珍,從爭霸江湖到為國為民,再到破碎虛空,武俠也就此走向了沒落。
在此不評價作者,也不評價,單說武學中的“內力”,沒有那本書能給出了具體解釋。
要么是用“年”來衡量,“多少年的內力”之類的形容,要么干脆就是略過,直接給內功排名次,以此解決對比衡量的問題。
后一種是取巧的做法,而前一種做法太糙,年只是時間單位,用來衡量內力多少并不準確。
一個人一天練氣打坐1小時,另一個人一天練氣打坐10小時,他們的一年完全不同。
穿越以來,季羅聰在這個世界見識到了“氣”的存在,未必是武俠中描述的內力,但某種程度上來說,它們是接近的產物。
隨著對“氣”的認識不斷增強,又從各種渠道了解到了“氣”的種種特性以及奧秘,季羅聰有了一些大膽的猜測。
先不談及“氣”的本身,季羅聰對其猜想腦洞過大,目前無法驗證,他覺得還是等更進一步了解之后再說。
現在就單說練氣,這個世界的練氣術從形式上來看,與武俠中的打坐提氣類似,但其內核完全不一樣。
關于練氣這一點,季羅聰覺得自己開始是走進了誤區,因為上一世他走的剛拳,所以體會不深。
直到厄運之槌經歷之后,他才刷新了自己的認知,之后逐漸推翻了自己的原有概念。
何為練氣?
氣是怎么來的?
武學中的內力一說是從道家煉丹術中得來的,之后逐步演化為“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煉虛合道”之類的衍生。
它的第一步是煉精化氣,怎么煉怎么化,季羅聰不知道。
而這個世界的練氣術,不需要這一步,也沒有之后的那三步。
這個世界本身就存在“氣”,所謂的練氣是直接將其納入體內,積蓄到一定量之后,就能運轉,從而強化自身,并獲得特殊能力。
這個世界練氣的第一步是覺醒血脈,從而能夠納入“氣”,而后通過練氣術納入更多的氣,最終達成小循環,就此成為柔拳武者。
而后就是三輪三循環理論,武者不斷納入“氣”,直至體內滿溢容納不下了,開辟特殊的練氣術,在體外容納氣。
自從對于練氣有了這番認知之后,季羅聰的概念就開始轉變,他現在的看法
所謂的練氣,其實就是打造可以容納名為“氣”實為某種未知粒子的容器,而在練氣之初,容器即是經脈、竅穴、丹田等等。
以自身**為牢籠,納“氣”于體內。
柔拳三原力的來源始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