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達梵靈遺跡的第三日,季羅聰在下城區的一座鍛造工坊內按照圖紙打造其設計武器的原型。
季羅聰沒有按比例縮小,而是打造出完全一模一樣的武器原型,當然材料就是用工坊內的普通金屬。
他的目的是通過原型來測試能量的路線是否有沖突,同時適應一下手感,從中對比出各款原型的差異。
這個方法還是從祁大師這邊偷學來的,原本他是讓餃子以人工智能的超算來驗證,現在這條路走不通了,只能用老辦法,也就是祁大師這一代工匠常用的方法。
造個縮小版,而后測試,講究的話可以造個一模一樣的原型。
季羅聰就屬于講究的,武器是吃飯的家伙,關系到身家性命,大意不得!
費用其實也沒想象中那么高,季羅聰打造的武器原型最終都會在工坊內化作鐵水,他就是打造出來測試加耍一下。
不需要打磨開鋒,不需要臻至完美,造型上大差不差就行,對于季羅聰當前的鍛造水平,這點難度不大。
而且他自己只負責長短合一的重擊戟、以及云歌劍刃戟的鍛造,這兩款創意來自他前世的經歷,放到這個世界沒有類同的,所以他自己親手打造,而且他本身也傾向這兩款挑一。
另外三款造型屬于正常的長戟范圍,一款是方天畫戟,一款是青龍戟,這兩者區別就是方天畫戟是雙月牙刃,青龍戟則是單月牙刃。
還有一款造型也是從魔獸中找到的創意,來自部落的軍銜武器,高階督軍趕豬棒。
以上三款各有優缺點,造型都很霸氣四溢,也都能做成類似重擊戟那種設計,放大兵刃部位,縮短級柄。
保持原本造型也可以,將兵刃部位與戟柄拆開,不加戟柄則就是短兵,加了就是長兵。
這三款長戟造型中規中矩,季羅聰就不自己打造了,而是將圖紙交給工坊內的工匠,讓他們緊急趕工。
在付出功勛以及財物之后,季羅聰還補貼了矮子戰士破損的合金鱗甲、護手以及盾牌,這三個外快收入讓趕工的工匠們全身心投入到鍛造任務中。
梵靈遺跡下城區中的工坊還是很給力,高溫熔爐、鍛壓機等等設備一應俱全,而且等蒸汽機開動之后,工坊有種活過來的感覺,論設備氛圍比奈法里昂強出一籌不止。
季羅聰差不多花了一天的功夫將重擊戟與云歌劍刃戟鍛造出來,重擊戟還是很簡單,一體形成之后,接一根合金棍就搞定。
云歌劍刃戟就麻煩的多,兩頭的劍刃戟,中間的戟柄,還要在加如彎弓式的云歌脊。
從握法上來講,正常的筆直的戟柄可握,而彎弓式的云歌脊也能握,還能在手中揮掄,不同的握法就是不同的發勁手段。
筆直的戟柄也好,彎弓式云歌脊也好,這兩者組合可以是金屬加木材,也可以是木材加木材,能夠完美結合入手的各種稀缺資源。
季羅聰打造的原型,最終是選擇了復合桿加復合桿的連接方式,用青銅級別長兵的復合桿作了原型的戟柄與云歌脊。
完工之后,季羅聰又一一測試了能量布線,他以“氣”代行,激發氣勁沿著路線奔走,各種測試都通行無礙后,說明能量布線沒有問題,那就是設計稿無憂。
之后是測試武器的手感,季羅聰先選擇常規的三款長戟。
背在背上測試是否攜帶方便;抽出攻擊測試拔出的速度;短戟連斬后迅速收回接戟柄轉為長戟;長戟的疾刺、挑、卷、斬等招式的威力。
以上這些都是測試的內容,手感以及數據是衡量的標準。
一番操作下來,工坊內高溫氣流四溢,兩次差點出現險情,雞飛狗跳的畫面差點就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