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圓錐形冷卻塔如同棋子一樣,星羅密布在鹵海鹽沼內部,冷卻塔大小不一,并非是混雜排列,而是很有序的從大到小,由內而外的散布開來。
其中最大的冷卻塔直徑達到300米之大,高度也有50米,錐形尖端噴口將地熱從中導出,高高豎起的是由魔化幾丁質改造而成的超級薄膜,份量輕,具備良好延展性能,以及防高溫能力。
通過觀察,季羅聰注意到一個現象,冷卻塔無論直徑大小,高度都出奇的一致,就沒看到有特別低矮的,目測預計都在40米以上。
就眼前所見,季羅聰聯想到地淵之門海域的冷卻塔,兩者造型設計如出一轍,但在數量上不是一個級別的。
按照米斯特三世的說法,地熱發電乃至整個破碎南海的電力體系都是蒸汽石林中的那位圣柩一手奠定,當真是不凡!
地淵之門的地熱發電只是滿足了霧都的各種需要,而鹵海鹽沼的發電需求能連通整個中央走廊。
如此浩大的工程指望指望當時的人類顯然不可能,沒有這種覺悟,也沒有組織能力,好在這邊世界還有行走在人間的圣柩,他們以百年為計,一點一點堆砌而起。
想到這里,季羅聰覺得這位圣柩與米斯特三世才是對這個世界,對人類貢獻最大的,一直在默默的奉獻,竭力修復破損的世界。
這是不是也驗證了包子的某些說法,祂以及圣柩們的投入是為了拯救這個世界,拯救當時岌岌可危的舊世界。
雖然最終還是失敗了,沒能挽回舊世界的崩潰,但仍然有人在努力,矢志不渝的執行著昔日使命。
“忘記問蒸汽石林這位圣柩的名字了……”季羅聰臨到終點才想起此事。
“到了蒸汽石林,我傳消息進去,就像通知米斯特三世那樣,圣柩特有的能力。”凱德認為這都不是事,輕松搞定。
在鹵海鹽沼中,蒸汽石林是其核心區域,也是最著名的景觀點,
在豐水期內,蒸汽石林所在的區域會被海水淹沒,整座石林其實就是一座座小島;而到了枯水期,水位下降后,小島變成了高聳的石林,距離地面普遍有30、40米。
正是這種特殊地形,使得蒸汽石林之上區域可以正常住人,他們等于是生活在半空中。
在室外,由于距離地面足夠高,蒸汽石林上的高溫高熱已經退散很多,正常外出行走都沒問題;而在室內,由于本地電力充沛,只要進入室內完全可以享受涼爽的環境。
無論什么時期,蒸汽石林都能保證正常經營,這個特點讓它迅速成為鹵海鹽沼的真正核心區域,比鹵海鹽沼外的港口更繁華。
豐水期間,變成海島的蒸汽石林是以舟船方式連通;枯水期間,一座座石林就是一座座孤島,只能通過空中交通工具往來。
季羅聰與凱德兩人當前就趕到了鹵海鹽沼的外圍臨時港口,枯水期間,他們沒法直接進入,貿然沖入高溫鹵海之中,船體會受損。
當然,鹵海鹽沼的地面也不是不能進,會有專門的旅游路線可以乘坐特殊船只入場觀光。
此外,在外圍港口中,也能換乘空中交通工具進入蒸汽石林。
季羅聰與凱德就選擇了前者進入蒸汽石林,作為觀光客的身份入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