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近文學的第一步,就是凌一弦開始讀山海經。
本書由系統,凌一弦只需閉著眼睛,便能自由地閱讀系統投影在腦海里的電子書,而且還有系統的智能翻頁服務。
原版山海經介乎于神話集、博物志和地理志之間,讀起來自有一種趣味,也難怪會被某些中小學選為課外必讀篇目之一。
當然,凌一弦從前念的那幾個學校,老師基本不會提到“課外篇目”這種東西。
就和每一個生出“我從哪來,到哪兒去”問題的孩子一樣,凌一弦最先關注的,就是自己體內封印的山海經碎片,究竟來源于何物。
她依次找到兩條記錄。
一種叫做魳魳魚的生物,山海經對其的記錄為“食之殺人”。
從這個描述來看,該物種很有可能體含劇毒。
但由于該描述過于像是私家菜譜,凌一弦拒絕把自己跟這種魚類聯系在一起。
她和系統湊在一起猜了半天,感覺這個古時候的“魳魳魚”,很有可能就是今天的河豚。
至于另一條有毒異獸的記錄,則是一種形狀像蜜蜂、大小如鴛鴦的鳥。
它的名字叫做“欽原”。
據山海經記載,其“蠚鳥獸則死,蠚木則枯”。
蜇鳥獸就死,蜇樹木就枯。聽起來,這個描述倒是和凌一弦血中蘊含的劇毒有幾分類似。
不同于之前的“魳魳魚”,山海經里對欽原的描述足夠形象,致使凌一弦閉著眼睛想了想,就回憶起來。
“啊,那什么,這不就是異獸名錄里著名的s級毒獸輪胎蜂嗎”她微微咂舌,“原來它是一種鳥嗎”
也不知道古人究竟用什么分類方式,來決定這些異獸的種類。
按理來說,如果有一種動物它長得像蜜蜂,尾刺像蜜蜂、毒性也像蜜蜂,只有大小像鴛鴦鳥,通常情況下,人們一般都會傾向于把它分類成蜜蜂吧。
“這也不一定啊。”系統語氣深沉地對凌一弦說。
“你看,有的人他長得像人,肌肉像人,皮膚也像人,只有個頭和動作比較像是長臂猿,可你們人類不還是管他叫人猿泰山嗎”
凌一弦“”
啪地一聲在意識里合上電子書,凌一弦自言自語“所以我體內的山海經碎片,就是欽原了”
“不一定。”系統又從山海經里找到一條記錄。
“喏,這還有一種鳥,名字叫鴆,據說它以毒物為食,羽毛有劇毒,將羽毛浸入酒中,就可制成見血封喉的鴆酒。我感覺它的特性,似乎和宿主你更相似一點。”
凌一弦拿著關于欽原和鴆的記錄反復比對,難以確定。聽系統這么說,她隨口問道
“為什么你覺得我和鴆更像”
“因為鴆以毒物為食。”系統深沉的說,“而宿主您出道以來上升的每一個臺階,都是踩在美人蝎身上”
凌一弦“”
要是這么說的話,那確實啊。
將這三種有毒異獸依次記下,凌一弦決定,改天拿這幾個答案去詐一詐莫潮生。
“其實,宿主現在已經能夠控制體內大部分毒素了。而從以上記載來看,山海經里也沒提到這三種毒物的克星。”
身為人工智能的系統不太明白“所以,您為何為最終的答案如此執著呢”
“”聽到這個問題,凌一弦躺在床上,不言不語。
過了好一會兒,她指尖才彈出一片翠綠的葉狀暗器,看著它飛向半空,自己又攤平手掌接住。
“或者,我只是想知道自己的根源在哪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