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一想,觀若忽而又覺得劉積瑩可憐。畢竟相比于劉積瑩,至少晏淳前生年少時,過的還是高興快樂的。
有疼愛她的哥哥和母親,有隴西李家那些數不完的表姐,和她最喜歡的李媛翊。
盡管今生的她也不再擁有了。
“劉積瑩肯定很快就會把那封信拆開看的,她也還是覺得,她辦完這件事之后,就能夠向你證明她的價值,一步一步地得到她最終想得到的東西。”
等她終于從自己的自大之中醒悟的時候,又會是什么樣子呢
這些話于晏既而言,更像是自說自話。
四野無人,他湊到了觀若身邊去,“你方才狐假虎威的事,我還沒有跟你算賬呢。”
他說的是觀若交給劉積瑩的那封信。
觀若這才反應過來,劉積瑩已經走的遠了,他們也應該回去了。
而她還沒有同晏既解釋,這封信到底是什么。
她剛想說話,腰部忽而被一股巨大的力量托起來,是晏既將她抱到了他的踏莎之上。
他在她耳邊道“我們已經許久都沒有共騎了,不要擔心,打萍會自己跟過來的。”
這是晏既送她的新馬,同樣叫著她曾經第一匹馬的名字。
晏既的懷抱很快讓觀若安心下來,他們慢慢地朝著樹林的出口走。
“那封信的確是母親寫的,不過嚴格來說,并不能稱之為信,那是母親寫的和離書,她已經在上面簽好了自己的姓名。”
“只要你的父親也簽好名字,往后母親她就是自由的了,不必在被任何人,被世俗觀念所束縛了。”
觀若察覺到晏既的身體明顯地僵硬了一下,她正想要出言安慰他,他卻自己開了口。
“我早就建議母親這樣做了。有這樣的一個父親,不過會束縛我與阿柔,束縛她自己而已,到如今,她終于想通了。”
今生一醒來的時候就遭遇了危險,脫險之后,他就建議母親這樣做過。
他們去哪里都好,偷偷地回長安去,或是回隴西,哪里都不會比太原晏家,時機姓萬的晏氏祖宅要更糟糕了。
但是他們沒法回長安去,只要他們一接近,便會立刻被高熠的人所斬殺。
而母親,母親無論如何都不肯回到隴西李家去,他不明白是為什么。
她分明常常帶著他們兄妹倆回到隴西探望外祖母,卻不愿意永遠地陪著她。
他到今日也還是不懂。但母親想通了,或許是因為她有了新的,令她感到安心的落腳點。
他會誓死保護那里的。
“這封和離書反正回到你父親手里,我想不如便干脆交給劉積瑩。她一定會看里面的內容,也自己會判斷究竟什么時候交出去更好。”
她是在幫她,可惜劉積瑩不會領情。
接下來的時間里,晏既一直很沉默,他在思考他所想不通的事,上一輩的事是很復雜的,觀若沒有打擾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