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女則新篇,則是本朝文嘉皇后的著作。”
是晏皇后。原來她還寫過書。
“女則新篇里對于女則通篇都進行了批判,加入了文嘉皇后自己的注解。其中有一條,便和你方才說的差不多。”
“女為悅己者容不錯,可女子更應該學會取悅自己,將自己的需求放在所有事情的第一位。”
“女子生而為人的意義,并不是做好某個男子的女兒,做好某個男子的妻子,做好某個男子的母親,而首先應該是取悅和接納自己。”
觀若聽完,默默無語良久,而后才道“娘娘說的,比我方才說的要好得多。”
“千百年來世人對于男子的要求,在廟堂之上,在江湖之遠,在塞外的千帳燈中,總歸是在家庭之外的。”
男子名垂千古,或因鞠躬盡瘁,或因赫赫戰功,或因詩詞文章,總之不會是因為他們對待妻子兒女的好。
張敞畫眉這樣的故事,在女子眼中或許是一段佳話,是她們對未來夫妻生活的期盼,可在許多男子眼中,不過是英雄氣短罷了。
“沒有人要求他們做一個好的父親,他們可以將精力全部放在自己的事情上。”
“可以在朝堂上慷慨陳詞,也可以縱情于山水,將幼兒與妻子留在家中,不聞不問。”
“若是子女不成材,也有一句慈母多敗兒給他們用作現成的話口。”
“也沒有人要求他們做一個好的丈夫,他們可以不是一心一意的。”
“我母親還在時,我父親最喜歡東坡居士的詞,覺得他的詞落筆超逸絕塵。”
“可是母親去后,他再讀到江城子,縱然不是虛情假意,可是這真心里,到底是有一半屬于旁的女子的,他后來便將這些詩集,全都焚毀了。”
她還記得那一日,那時候她應該只有八歲。
醒來時見院中濃煙滾滾,書房之外的青竹也被燎去了大半,嚇的躲在被子里偷偷哭了半日。
再去見父親,也不敢說什么又刺激到了他,只能默默的將這些灰燼都掃去了。
“倒是要求他們做一個好的兒子了,甚至孝之一字,也成為評價他們做人處事的標準之一。”
“可到了子女反哺之時,母親的一生,早已經如風中的殘燭,燃的盡了,什么也不剩下。”
“好像女子只有有命活到那時候,才有資格享受人生似的。”
穆猶知靜靜的等著她說完,才道“能有這些感悟,倒是也不比文嘉皇后差了。”
“你該是她的好學生,結果竟沒有讀過女則新篇。”
“我真的沒有聽說過有這本書。”
觀若苦笑著搖了搖頭,“這本書既然是文嘉皇后所撰寫的,我在宮中三年,她所會的東西我皆有涉獵,卻全然沒有看過這一本書。”
她在民間許久,雖然沒有閑錢可以買書,可也是沒有聽說過的。
穆猶知深吸了一口氣,“因為這本書一開始的時候,便只是為梁朝的官員與世家女眷所有。”
“發行還沒有一個月,便被梁帝親自列為了禁書,不許再私下傳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