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只說你的心愿,虔誠一些,便好了。”
話雖然這樣說,沒有幾個高僧過來和她聊幾句佛法,她總覺得有些怪異。
觀若埋怨了他一句,“我原本還打算求簽的。現在也罷了,不過穆姑娘是專程過來求簽,請高僧為她解惑的。”
“不如你讓你的親衛帶穆姑娘去尋一尋寺里的高僧,我就不求了。”
不過是件小事罷了,晏既招手喚了一個親衛過來,令他帶著一直站在殿外的穆猶知離開了。
觀若在蒲團上跪下來,望了一眼觀音像,而后虔誠地拜下去。
她的心愿不過就是那些,在佛前又鄭重地祈求了一遍,上過香,觀若也就站起來,打算和晏既一起在寺廟里簡單地逛一逛。
“待會兒我帶你去看看我們的新家。此時還不能住進去,還要好好地打掃一番。”
“河東的事情已經處理的差不多了,姜氏和李六小姐快要到達河東,倒是可以趕得上喝一杯我們的喜酒。”
觀若便問他,“這件事,你同你的父母說過了么”
他上次已經給他的母親李夫人寫過信了,卻沒有告訴她回信的內容。而晏既的父親,至始至終,他都沒有提起過他的態度。
不知道這件事是不可能的,既然晏既不說,他的態度只能是反對而已。
若是他的父母都不同意,她不免有一種硬要嫁到他們家的感覺。
“母親已經給我回信了,她說萬事都遵從我的心意。她只盼著我能早些做完這些事,帶著你去和她還有阿柔團圓。”
“若是你不相信,等會去之后,我就給你看母親的回信。”
觀若也就聰明的不往下問了。總歸她和晏既在一起,是得到了他母親的祝福的。
她低下頭去,看了一眼地面上冰裂紋的磚石,“等我們成親之后,我做幾雙鞋,你幫我寄到太原去。”
新婦入門,照例是要做一些東西送給夫家人的。
他們的婚禮雖然不是在長輩的注目下進行的,有些并不麻煩的禮儀,她也愿意去行。
晏既始終對他自己家里的人抱有成見,“只要給母親和阿柔做就好了。阿柔是小孩子,長得快,不必做的太精致。”
“母親的鞋子和眉瑾的一般大,你可以去問問眉瑾。”
“不過我母親也不喜歡繡工太復雜的鞋子,她覺得鞋子是腳下所踏之物,不必浪費精力,所以你做的簡單些就好。”
觀若笑著調侃他,“只是做幾雙鞋子,你還怕我會累著了”
晏既望著她,目光帶出了專用來哄她的委屈,一看就是假的,“你怎么不說給我做鞋子,總是先想著旁人。”
“因為其他人做一雙鞋子就能暫時糊弄過去了,你可不行。”
他像是抓住了觀若什么把柄一般,“哦,原來你想糊弄我母親。”
觀若不理會他,仍舊朝前走,“也因為很多重要的人其實能夠相處的時間很少,所以總想在這一點時間里,盡力地對她們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