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若順著他的視線望過去,面前應當是寺中僧人的禪房,呈階梯狀。中間有很長的階梯,一直通到小山的頂部。
穆猶知正行走在臺階上,一副魂不守舍的樣子,不知道是在想些什么。
她走到近處,一抬頭看見站在不遠處的晏既和觀若,腳下踉蹌了一下,差點從臺階上摔下來。
晏既站在原地沒有動,觀若忍不住松了與他交握的手,迎上前去,“穆姑娘,你這是怎么了”
穆猶知迅速地打點出了精神來,不敢叫觀若伸手扶她,“沒什么事,山頂是寺中高僧居所,我在佛前求了簽,求他解惑。”
“結果結果他同我說的一些話并不算好,所以我一時間就分了神。沒什么大事。”
佛門中事,于觀若這樣的外門弟子,總是有些過于深奧神秘了。
穆猶知說這簽文解出來并不吉利,她也不知道該不該問了。
還是不問更好,“我們打算回去了,只是我和將軍還要去旁的地方一趟,先送你回裴府。”
穆猶知點了點頭,至始至終不敢望就站在一旁的晏既一眼。
觀若重又走到晏既身旁,“不是還有事么,我們先回去吧。把穆姑娘先送回去,我們再在外面的宅子里慢慢逛好了。”
晏既應了一聲,握住了她的手,同她一起往寺外走。
山門前果然已經候著許多的百姓,有不少人手中都拿著香燭與黃紙,好奇地打量著觀若和晏既。
觀若并不習慣被眾人注目,很快上了馬車。
穆猶知仍然是一副魂不守舍的樣子,不知道到底是聽了那大師的什么話。
她沒有心思和觀若交談,觀若也并不想主動和她搭話,既費心又費力。
安邑中熱鬧繁華,今日觀若心情不錯,且她所坐的馬車,又不是俘虜的馬車,不免也起了要四處看一看的心思。
她們應當是行走在安邑中最繁華的街道上,街市上不少鋪面的名字,她從前在長安的時候聽過,不過都是那時她覺得自己永遠也沒有機會踏進去的地方。
伏珺這幾日在忙著為她置辦嫁妝,她的院中,如今已經堆滿了晏既要給她的東西。
有時候伏珺也會坐下來陪著她聊幾句,聊起安邑風物,令她十分向往。
梁朝風氣,只限制未出閣的女子,對婦女的限制卻很少。如今街市上也能看見不少的婦人,戴冪籬的有之,更多的還是沒有戴的。
若是成婚之后有時間,她要和晏既一起好好出來逛逛。
她的目光跟著馬車一起往前走,無意間掃過一處窄巷,有一個玄衣少年正站在巷口。相鄰的建筑實在太近了,他背后是一整片日光所不能照到的地方。
裴俶藏在黑暗里,他在同她微笑。
觀若受了驚嚇,一下子放下了車簾,轉過身靠在板壁上,呼吸也不由得急促起來,反而讓穆猶知也莫名起來。
若真是裴俶,她應該告訴晏既的。
一想到此處,觀若也顧不得同穆猶知解釋什么,鼓起勇氣重又掀開車簾看了一眼。
街市上人多,馬車行的很慢,可是觀若再次望向她方才望見裴俶的方向時,他已經不在那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