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們雖然穿著戲服,卻連妝也沒有化,只是清清淡淡的幾張臉。
蕭翾并沒有點戲,也并沒有人請她點,那幾個戲子行了禮,便自顧自擺起架勢唱起來。
“今古情場,問誰個真心到底但果有精誠不散,終成連理。萬里何愁南共北,兩心那論生和死。”
“笑人間兒女悵緣慳,無情耳。”
“感金石,回天地。昭白日,垂青史。看臣忠子孝,總由情至。”
“先圣不曾刪鄭、衛,吾儕取義翻宮、徵。借太真外傳譜新詞,情而已。”
又是長生殿,是第一出傳概。
也許蕭翾將那一處金殿取名為長生殿,只是喜愛這一出戲而已。
沒有誰聽戲,是從一部劇目從頭聽到尾的,這一出傳概,通常都是不點的。
觀若很少聽到這一出戲,不自覺聽的很認真,唱詞一個字一個字砸在她心上。
她和晏既之間并非是沒有真心,不過是不能逾越生死。精誠已散,連理不成。
端莊嚴肅,穩健方賀的末角唱了完了一曲滿江紅,又接下來換了另一曲沁園春。
“天寶明皇,玉環妃子,宿緣正當。自華清賜浴,初承恩澤。長生乞巧,永訂盟香。”
這是唐明皇與楊貴妃最好的時候。
皇帝任人不二,從諫如流,天意時相合,人事不違。妃子世胄名家,德容兼備,絕世無雙。
惟愿取恩情美滿,地久天長。
“妙舞新成,清歌未了,鼙鼓喧闐起范陽。馬嵬驛、六軍不發,斷送紅妝。西川巡幸堪傷,奈地下人間兩渺茫。”
“幸游魂悔罪,已登仙籍。回鑾改葬,只剩香囊。”
到這時,便已經是安史之亂之后,皇帝與妃子死生離別兩悠悠了。
“證合天孫,情傳羽客,鈿盒、金釵重寄將。月宮會、霓裳遺事,流播詞場。”
無論是海上仙山,還是月宮霓裳,不過都是后人美好的想望而已。七月七日長生殿,不會再有人私語的。
這一出至此便已經唱完,下來便是該是第一出定情了。
從前在梁宮中聽戲,觀若記得有一班戲子便是擅長唱長生殿的,那時的穎妃嚴嬛,是最喜歡聽這出戲的。
若是請了那一班戲子進宮,德妃點完,觀若不與她爭鋒,之后便該是她了。
她也是十分得寵過的,風光若初入宮時的楊貴妃。每有出行,總是惹得小宮女立于階之上偷眼去望。
觀若正等著扮唐明皇的小生上前來,忽見殿外有女子行色匆匆。
那女子不等凌波通傳,便直直進入了殿中來。
那些戲子見此情形很快散開了,一身戎裝的女子腳步沉穩,跪在了蕭翾面前。
她生得比眉瑾更加英氣,動作利落如男子,幾乎難辨雌雄。但觀若觀她身量,的確是女子無疑。
她毫不拖泥帶水地說起了她今日來此的目的,“回稟大人,長沙羅氏已經繳械投降,如今長沙之地,已經盡歸蕭氏。”
這分明應該是一件好事,可是觀若看著蕭翾,卻覺得她心中并沒有太多的歡悅之意。
不知道是不是蕭翾性情如此。勝不驕,敗不餒。
她從臺階上走下來,走到那個女子面前,親手替她取下了頭上的甲胄。戰報她早已經收到了。
“阿鷴,你受累了。”
蕭鷂,蕭鷴,蕭鹮,是袁音弗從下人口中打聽出來的,蕭翾三個養女的名字。
她是蕭翾的二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