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軾雖然失去了一個兒子,可也因此更激勵了鐘氏士兵的斗志。
在前線兩方纏斗的難解難分之時,晏既忽而如神兵天降,帶領晏氏的一隊精銳,頃刻間改變了戰局。
鐘軾見情況不妙,丟下了仍然在前線鏖戰的士兵,帶上了剩余的家眷和一些金銀細軟,如梁帝一般,開始狼狽東逃。
且戰且敗,且敗且退,一路經過潁陽、潁陰還有許縣三城。
想要同碭郡楊氏求援,楊氏卻反而派人守住了邊境。
楊氏的人自己雖然沒有做什么,叛軍在前,派兵守邊境也是很正常的事。
可這等于是幫著晏既將鐘軾堵在了角落里,甕中捉鱉。
不必說,晏既一定是事先與碭郡楊氏的人達成了什么協議。
既然是這樣,楊氏明面上是梁帝的人,私底下卻
同理,這樣一來,晏既豈不是很快便可以到達薛郡了
若走這條路線,碭郡已經是梁帝面對晏既的最后一道屏障了。
居然這樣快,他們出兵,甚至還沒有滿一年。
若是梁帝已然落入晏既手中,大仇得報自是不必說,那蕭翾和他之間的協議,也很快便要不作數了。
他們終有一日會站在敵對的立場上的。
觀若那時只是想要離開他,去做一個普通人。
沒想到陰差陽錯走到南郡,將來有一日,他們居然會站到了完全不同的政治立場上去。
造化弄人,大約就是如此了。
太原之戰的事,這份摘要里也有提到。
晏、李兩家終究是盟友,若是太原失守,無疑會大大鼓動忠心于梁帝的那些士兵的士氣。
也會讓更多仍然在觀望的人,覺得自己也能有機會,便如巴蜀三郡的世家一般。
太原之戰除了兵力之外,晏家最大的損失,便是晏暾之的死。
觀若似乎也變得冷酷了起來,她覺得除了情感上或許會有些接受不了之外,這件事對晏既而言甚至是一件好事。
從過往的言語之中,觀若覺得晏暾之的母親萬夫人并不是什么好人,也先入為主地更敬愛李夫人。
若真有來日,晏既是不可能一下子自立為帝的。
只要他父親還在,他便只能繼續同他的兄弟們競爭。
也算是進一步減少了兄弟鬩墻的可能,減少了玄武門之變發生的概率。
她怎么又開始為晏既考慮了。
觀若的手碰見了放在一旁的茶盞,那里面的茶都已經涼透了。
她繼續看下去,卻并沒有看到有言談及晏既與李媛翊訂婚的消息。
這不是不值得在公文中提一提的事。
晏、李兩家同盟,從前看的是上一輩的關系,看重的是彼此的能力。
可上一輩的關系總有用盡的時候,這一次隴西李氏遲遲不肯出兵援助太原,便是一個最好的例子。
所以才需要聯姻,需要晏既和李媛翊的結合。
這件事對薛郡,甚至是對整個梁朝都會有震動,不該什么消息都無。
要么便是蕭俶難得的對她撒了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