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郡與會稽郡相鄰,而會稽郡又與梁帝所在的薛郡相鄰。
長安陷落,有眾多的世家在觀望,不曾表明過他們如今的立場,而會稽謝氏,卻是旗幟鮮明地支持梁帝的。
若是吳氏忽而受梁帝之命攻打陳氏會稽謝氏不會置之不理的。
到時候被吳氏和謝氏的軍隊從東、北兩面夾攻的,便是他們蕭氏了。
觀若大略想了想,知道這件事重要,很快便坐下來,提筆讓蕭翾口述,給蕭鷴和陸將軍各寫了一封信。
將來如何是未知之數,可是他們如今卻不得不早做準備。
觀若重又望向蕭翾,“給二小姐和陸將軍寫信,不過是只能叫他們小心提防,是被動防守。”
“我們是否還應該做一些別的事,也為吳氏找一些麻煩”
被動挨打,不是蕭翾的行事風格。
這一次蕭翾沒有直接給觀若答案,她問著她,“若是依你之見,應當如何”
觀若完全是求知若渴的心態,并沒有想到蕭翾會忽而問她的意見。
從前她在晏既身邊,也聽過很多他與行軍打仗一事上的想法,可要她自己說她還是有些沒有信心。
蕭翾等了片刻,“在我面前你可以暢所欲言,不必顧忌什么。”
“方法沒有好壞之分,不過是各有得失而已。你且說來。”
觀若只好道“我并沒有想到許多辦法,不過也是想求助于他人而已。”
她想到了晏既。
“既然陳氏如今是腹背受敵,那么我們也可以讓吳氏同樣腹背受敵。”
南郡如今沒有多余的軍隊再可以去與吳氏作戰,再引進來一個敵人,局中的勢力,便又要大改了。
觀若找出了一本公文來,遞給了蕭翾,“淮陽劉氏不過抗爭了三、五日,前日便已經同晏明之投了降。”
淮陽郡靠近壽春,壽春城是九江治所,也是吳氏聚居之地。
地理位置實在算的不得好,若從淮陽出兵,很快便能兵臨壽春城下了。
觀若之前還以為廬江城是九江陳氏家族聚居之地,是這一半的九江治所。
所以蕭鷴才要將廬江城攻打下來,以令九江半郡的百姓臣服。
后來才發覺不是,蕭翾一開始想要的就是以廬江城為界,以南的九江土地。
所以廬江于她而言,重要過陳氏所在的銅陵城。
晏既既然沒有走碭郡而至薛郡,而是轉道淮陽郡,說明他想要的,也是九江屬于吳氏的那一半土地。
他們的目的是一樣的,如今又算是盟友,她們給他發信,無非是需要他的動作順應她們需要的時機而已。
“劉氏既然已經投降,如今晏明之面前反而無仗可打。”
“只是若是要他出兵,也最好是能等到我們這邊的戰事大多都結束了才行。”
陳氏是一定會很快便會消失在梁朝的土地上的。
他們同吳氏是勢均力敵,再加上蕭氏,便不是他們能抵擋的了。所以干脆是借了吳氏的力,讓他們消失地更快一些。
而后再與晏氏一起圍攻吳氏,算是各個擊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