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若從自己房中出來的時候,已經是萬籟俱寂,萬家燈火俱滅的時候了。
蘭橈給她找出了一件青灰色的斗篷來,陪著她一起出了門。
走到院門前的時候,觀若特意回頭吩咐了送她出來的桂棹,“注意關好門窗,也要聽著聲音,或許我很晚才會回來。”
桂棹便鄭重地點了點頭,看著蘭橈替觀若戴上了風帽,“奴婢不會睡的,就在這里等著大人回來。”
她們是將外院全都讓給了晏氏的人,反正蕭翾身邊也沒有什么男子為她效力。
子時已過,二門上自然是落了鑰的,里側是蕭氏的人守門,外側是晏氏的人。
觀若站在原處,蘭橈將手中的燈籠交給了她,自己上前去叩門。
守夜之人是不能休息的,很快便有人應答,“是何人叩門”
蘭橈口齒清晰,縱然聲音不大,也足夠叫門那一邊的人聽清楚。“是殷大人,有要事要求見晏明之晏將軍。”
“只有殷大人和她的婢女兩個人。”
便是同盟,也是防人之心不可無。
說不準蕭翾就在內院之中藏了精兵,要大張旗鼓地將晏氏眾人拿下。
那一側的守門人沉默了片刻,大約是在思忖觀若的來意,片刻之后才道“請殷大人和姑娘在此稍候,小的這便著人去將軍那里通報。”
這也是題中應有之義。
觀若站在原處百無聊賴,仰頭望了望星空,又開始胡思亂想起來。
若是晏既今夜并不打算見她,什么做戲,也都成了笑話了。
幸而門的那一側很快便有了動靜,在觀若的錯覺之間,幾乎比那守門人沉默的時間還少。
“殷大人,將軍請您去他院中議事。”
觀若很快點了點頭,用風帽遮了臉,而后便跟著晏既身邊的親衛一同往他的院中走。
外院之中的燈火也盡數熄滅了,便顯得晏既院中的燈火格外明亮。遠遠地便望見了燈光,好像頃刻之間,連自己手中的燈籠也不再被需要了。
晏既的院落,是原先夏氏家主的書房改造而成的。
觀若走到院門之前的時候,晏既應當仍然在房中,門口不過只有他的數名親衛,目不斜視。
這樣的情形,實在似曾相識。她曾經很多次在這樣的時候,去他的營帳里找過他。
觀若心中生了一點感慨,正要進門,她身后的蘭橈卻被攔下。
方才帶路的那個士兵神情冷峻,“將軍有令,只準殷大人一個人進門。”
觀若略略思忖之后便回頭道“蘭橈,你先候在此處,我很快便會出來的。”
是在旁人的地盤上,自然只能客隨主便,蘭橈很快退到了一旁。
觀若獨自一人進了房門,晏既不過剛剛到來,除卻案幾上堆積如山的公文,他還來不及給這個房間增加一些屬于他的痕跡。
他就站在房中等著她,面上還有沒有擦干凈的水滴,像是剛剛才洗了一把臉,連擦干都來不及。
掩飾不住惺忪的睡眼。但這雙眼睛,終究是在看見她的身影的時候,驟然添上了神采。
有一個少年,這樣盼望能見到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