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觀若也十分贊同蕭翎的話,可是她不能再說下去了,沒有意義。平白波動心緒。
感情就是這樣的東西,能全然吞噬一個人的理智。蕭鷂都愿意為了羅清和青燈古佛,旁人說再多,都沒有意義。
蕭翎平復了片刻,不再繼續談起蕭鷂,而是說起了蕭鷴。
“阿鷴是她們三姐妹之中性情最孤僻的一個,我和她的交情也是最淺的。”
“剛開始的時候,三姐畢竟只有阿鷂和阿鷴兩個女兒。她走在阿鷂走過的道路上,總是難免被人拿來和阿鷂比較。”
這就是蕭鷴一生悲劇的開始。她總是活在旁人的目光里,活在姐姐的陰影之下。
“樣樣都想勝過姐姐,可是姐姐樣樣都比她優秀。唯有打仗不是,這是她的喜好,是她或許唯一能勝過姐姐的東西。”
蕭鷂很早就離開蕭翾了,后來替蕭翾征戰的,的確是蕭鷴更多。
“若是阿鷴不要這樣偏執,她的人生會輕松許多的。她也不至于”
蕭翎止住了后面的話,“她對阿鷂是敬重,盡管她嫉妒她,可是她對她是真心的好。對阿鹮也是。”
蕭鷴對蕭鹮的確是真心疼愛,只可惜她們是一起走到了歪路上去。
蕭鹮之所以會變成這樣,觀若總覺得和蕭鷴的偏執逃不開關系。
“阿鷂被大人從長沙郡帶回來,住在古剎之中,其實我也悄悄地去看望過她。”
“她說阿鷴時常給她送東西過來,一時怕她冷,一時怕她累,或是生病。也常常給她寫信,盼著她回復,怕她一時想不開做了不該做的事。”
“我以為阿鷴一直像她表現出來的那樣冷,那一次我才知道,她原來不是的。”
蕭翎說她并不了解蕭鷴,提到她的事也不多。觀若和她的交集卻反而是更多的,也不必蕭翎再絞勁腦汁地告訴她蕭鷴的為人了。
至于蕭鹮,“阿鹮最討厭別人說她笨了。”
“不是因為她不愿意承認,而是因為她小時候生過一場病,的確讓她不如旁的孩子聰明。我想,她心里是很自卑的。”
這件事觀若從來也沒有聽說過。
蕭鷴雖然比不上蕭鷂,可是哪怕與世間許多被家族投入大量資源精心培養的男子相比,也是毫不遜色的。
這樣的兩個姐姐,于她而言也是莫大壓力。
“難怪她有時候行事,我總覺得實在太不像是大人的女兒。”
蕭翎又道“就是因為這件事,所以大人從未對她有過什么要求,她是最受寵的一個。”
“也或許就是太寵愛了,年紀漸長,聽了一些讒言,失去了自己的判斷力,也就漸漸成了這樣。”
“其實阿鹮本性不壞的,可有些事做過了就是做過了,沒法改變,也沒法強求被傷害了的別人原諒。”
說了這些話,天色都亮起來了,蕭翎反而來了困意,她閉上了眼睛。
睡著之前,她說了最后一句話,“今日你還要作為蕭氏的代表和晏氏的人議事,阿若,無論你做什么決定,我都會支持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