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若看著蘭橈為她滿上了第二杯酒,而后道“會稽謝氏,同南郡蕭氏,更算得上是有不世之仇,照陛下這樣說來,臣妾應當先去為難燕德妃的。”
她一面說,一面將目光投向燕德妃的方向,卻不發覺她已然離席,不知去了哪里。
又片刻,絲竹聲一轉,轉作了慶春時的調子,舞女翩躚自水上來,中有一人,以水袖遮面,為眾人所環繞簇擁著。
“倚天樓殿,升平風月,彩仗春移。”
第一句歌詞出口,站在水榭中央,身佩瓊瑤,以玲瓏翠羽裝飾的那一個曼妙女子便放下了水袖,露出來一張顏盛色茂的臉。
與觀若而言,當然也是一張萬般熟悉的臉。
唇若丹朱,眉似遠山,是燕德妃。
觀若心中了然之感尚未鋪陳,便聽見她繼續唱了下去。
“鶯絲鳳竹,長生調里,迎得翠輿歸。雕鞍游罷,何處還有心期。濃熏翠被,深停畫燭,人約月西時。”
長生調,翠輿歸,都是為她而來的。
觀若語氣淡然,無悲亦無喜,“從前梁宮宮宴,坐在陛下身旁這個位置的人,永遠都是德妃娘娘。”
是另一位德妃。
觀若入宮的時候,文嘉皇后早已經不在了,“德妃”這個封號之后的女人,做了梁帝后宮許多年的第一人。
“那時候臣妾以為德妃娘娘距離陛下是最近的,如今臣妾自己坐在這個位置,才知道,原來這個位置距離陛下竟然是最遠的。”
而今她成了貴妃,眾人更要以楊貴妃來比她了。
無論接下來燕德妃要如何巧言令色,她要先抓住梁帝的心。
梁帝果然很快自方才的不悅之中脫身出來,靜靜地望著觀若。
“無論將來如何,阿珩,朕都不會再將你拋下了。”
在這時候,他展現出了這樣的深情來,觀若真的很想問一問他,知不知道含元殿前,鐘德妃究竟是怎樣死的。
而后青華山中,穎妃、藺昭容、慧嬪,她們又究竟是怎樣死的。
可是她知道她不能。此刻不能,將來也不能,因為她知道,梁帝是不會在意的。
他的不在意只會繼續為她們的死亡蒙上一層陰影,曾經擁有過她們的人的藐視,會令她們越發地沒有價值。
觀若別過了眼去,學著鐘德妃從前的樣子,平靜地望著殿中眾人。
梁帝沒有得到她的回應,訕訕地舉起了酒杯。
絲竹之聲已經停下來了,燕德妃微微喘息了片刻,自一旁的侍女手中接過了什么,緩緩地朝著梁帝與觀若走過來。
“貴妃來歸,正逢中秋佳節。”
“珠玉綾羅想必陛下都已經賞過,臣妾手中亦沒有什么稀罕物件能比得上陛下的深情,盤中之物在此時還算稀罕,今日臣妾特意奉給貴妃。”
梁帝身邊的內侍薛慶將那盤子自燕德妃手中接過來,奉到了觀若面前。
那竟是一盤荔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