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沒有這個意思,朕知道,貴妃也知道。”
是對觀若的警告。
“謝陛下。”燕德妃慢慢地起身,似乎是無意間掠過了梁帝的臉,眼神中有萬般委屈,不肯同人訴說。
觀若看清她面上的一點淚花,倔強地不肯落下來。
原來她從前在梁帝面前,竟然是這樣的嗎如此順從,如此依賴,害怕被他誤解,卻并非是害怕失寵之后的困頓。
真真是十分討厭。
一連兩位妃嬪甚至是燕德妃,都已然得了觀若的訓斥,其他妃嬪更是不敢再發一言。
梁帝看來對此等情狀亦有不滿,便對觀若道“貴妃,你覺得方才德妃的歌舞如何”
觀若笑了笑,仿佛已經將方才的不快盡數忘記了,“遠山眉黛長,細柳腰肢裊。燕德妃體質修頎,纖腰綽約,實妙麗善舞。”
“陛下應當重重賞賜燕德妃才是。”
她又環視周圍,“陛下的后宮,如今也仍然是百花齊放。不僅有梅亭舊日恩情,六宮中新窈窕,也大多都是國色。”
行宮之中的妃嬪,大多是梁帝到達薛郡之后遴選而來的。中間也有一些人,是觀若的熟臉。
不過寥寥幾個而已。與她同時的妃嬪,大多都凋零在了那場宮亂里。
最幸運的那些人,青華山軍營之中的幸存者,回到家鄉,她們的身份也不再是梁帝的宮嬪了。
觀若舉起了酒杯,“今夜是中秋月圓之夜,臣妾敬您,也敬今夜殿中所有的姐妹們。”
她說不出什么吉祥話,也不想虛與委蛇,干脆地飲盡了杯中酒,看著殿中眾人在她之后盡數舉杯。
觀若已然帶了頭,其余的妃嬪自然也都想要在梁帝面前露一露臉,燕德妃之后,便是觀若相熟的舊人。
“臣妾長春殿寧妃江氏,祝愿陛下身體強健。清尊素影,長愿相隨。”
寧妃江氏,如今江氏所在的泗水郡,可并不安寧。
當年她還在梁宮之中的時候,觀若記得她的位份是貴嬪。
與郭昭儀一般的年紀,見到她的時候,在心中對比著差距,總是不發一言,在梁宮之中苦熬著日子。
因為梁帝要用江氏,所以才將早已經失寵的她,也一路帶到了薛郡行宮,封了妃位。
也并不是全然沒有人從這場災難之中受益的,總有幸存者。
觀若飲盡了杯中酒,可惜了,她自己總不是幸存者。
水榭四周,有身著華裳的宮娥團團圍簇在彩舟之上,如同仙子一般嬉戲于倒映著月影的澄明鏡中。
每一次觀若望過去,總有娥娥紅粉妝的宮人在狀似無意地朝著水榭之中探望,盼望著能夠得到君王的垂幸。
看一次,便覺得沒意思一次。
那些觀若覺得沒有意思的東西,總也還是有人要爭搶著,以為自己會是那唯一的一個幸存者。
云液滿,瓊杯滑。長袖起,清歌咽。在水榭之中望不見明月,沒有意思。
她不是戲子,不想陪著他們繼續演戲下去了。
“臣妾不勝酒力,想要早些回永安宮中休息,不能繼續陪伴陛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