藺士中顯然是沒有想到觀若會忽而出言為難,一時之間不知道該如何答話。
梁帝便好似沒有聽見觀若的話一般道“愛卿既然辛苦準備了歌舞,便讓她們上殿吧。”
“朕也病了許久了,也想聽一聽這歌姬的歌聲究竟如何精妙。”
觀若方才的話,便如一顆石子一般,或許只是在藺士中心里激起了一點小小的波瀾。
梁帝已然允準,身著彩衣的歌姬與舞女便魚貫上殿,準備為殿中人獻藝。
蕭宅之中有這世間幾乎最好的歌姬與舞女,觀若對這些事自然都是興致缺缺,便只是拈著酒杯,低頭想著自己的心事。
是清平調的調子,起的平常,曲子也選的平常,觀若便更是興致缺缺了。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
待那歌女的歌聲出口,觀若只覺得有莫名的熟悉之感,于是她抬起頭,往殿中看了一眼。
竟是虹梁娘子。
猶記分別之時,她也曾經說過她要往薛郡走,沒想到到了今日,卻是如此相逢。
李太白一共為楊貴妃做了三首清平調,上一次中秋之時是燕德妃獻荔枝,今日又是藺士中。
都將她這殷貴妃比作楊貴妃,都要同她過不去。觀若忽而想起來,藺士中的續弦夫人,不正是謝氏之女么
虹梁娘子繼續唱下去,“一枝紅艷露凝香,巫山枉斷腸。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
“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闌干。”
情緒是一首更比一首飽滿的。
待到她唱完三首,便同舞女一起退了下去,又是藺士中走到了殿中來。
“這一位便是這一年來頗受人追捧的虹梁娘子。不知道陛下與娘娘聽罷,覺得如何”
未待梁帝開口,觀若便先道“的確美妙,幾可繞梁三日,令人無法忘懷。”
她先夸了這一句,梁帝也道“倒是難得聽貴妃夸一句旁人。看來愛卿的這個歌姬選的不錯。”
梁帝的話音剛落,觀若便高聲道“只是藺大人在選擇歌曲之上的用心,倒是叫人懷疑了。”
梁帝有些疑惑地看了她一眼,“貴妃此言何解”
而后又似有些不悅,面色冷淡下去,“若仍然是在聽曲之間的那一句話,同樣的意思,便不必再說一遍了。”
觀若的目光只是落在藺士中身上,“清平調三首,乃是唐時李太白太楊貴妃所做。”
“唐明皇與楊貴妃沉溺于享樂,最終幾乎丟掉了江山。今日本是戰勝之宴,藺大人偏偏要她唱了這清平調,是何用意”
藺士中正要為自己分辨,觀若繼續說了下去,阻止了他開口。
“藺大人不必爭辯了,此刻你面前的正是帝王與貴妃,梁朝風雨飄搖,也正是剿滅叛軍的關鍵之時。”
“你叫人奏此誅心之樂,用心之險惡,叫人都不敢再深想下去。來人,將他給本宮拖下去,杖則二十”,,